【王学富】 我的美国儿子

浏览量:1816

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18-01-10 16:32:12 字号:

123.png


许多年前,因机缘巧合,我接受了一些心理学训练,开始尝试做心理咨询,做了两年我便入迷了。随后我辞掉厦门大学教职,去美国修读心理学。当时我已经38岁。


在我就读的研究生院,有的学生很年轻,有的学生年纪很大。美国学生叫我的名字(Xuefu)比较困难,特别是“xue”这个音,他们总是发不准。有一个年轻的美国学生喜欢跟我交往,却叫不清楚我的名字。有一天他问我:“在中文中“父亲”怎么发音?我说“BaBa”(爸爸)。打那以后,他见到我就叫我“BaBa Fu”(爸爸富)。

又过了十年,我又到美国一个心理学院去做访问学者。访学期间,洛基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夫曼(Louis Hoffman,我称他Louis )邀请我去参加会议和交流。洛基大学在科罗拉多斯波林斯市。Louis请我到他家作客,当时他的儿子只有两岁,见到我就很喜欢我。


Louis让他的儿子叫我“Baba Fu”(爸爸富)。


Louis的儿子叫Lakoda,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那次我在Louis家呆了三个小时,Lakoda一直在客厅跳来跳去,在沙发上翻上翻下,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一刻都不闲歇。

后来Louis到中国来,我们合作组织存在主义心理学研讨会。他带来他儿子Lakoda的照片,还在临行之前拍了一个录像片段——其中我看到Lakoda一边旋转身子,一边对着镜头对我说话:“BaBa Fu, when will you come to see me?”


2011年4月份,我到芝加哥去参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年会,然后又到科罗拉多的几个心理机构去做讲座和交流,住在Louis家。


这时,Lakoda已经4岁了。虽然他时而会提到“爸爸富”,但真的见到我的时候,却显得有些怯生生的,悄声对Louis说:爸爸富不一样了。


但很快,他就跟我热络起来,走上前来叫我一声“爸爸富”,又因为不好意思,就一下子扑倒在地板上,像抽筋一样蹬腿转圈,像个陀螺。这就是Lakoda的可爱。


接着,Lakoda开始跟我搭话,把我带到他的玩具空间,一一向我介绍他的玩具,他的书,还跟我讲他的一个什么宝贝。讲的时候,他的神情故作神秘,说那个宝贝很神奇,但他不打算给我看,因为怕把我吓着了。


之后的几天,他时而向我提起那个东西,一直说,却从没有向我展示,直到我离开,我都没有见过那个神奇的东西。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什么意思。我想到以后见到Louis可以问问他。


在Louis家住了一个星期,看到他常常跟孩子一起玩耍,跟孩子说话,对孩子有耐心,也会教孩子一些规则。我时而反思自己,反思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家庭教育,我的心理咨询经验,内心里不觉有一些对照和感想。


一天,调皮的Lakoda跟Louis在一起玩得开心,越玩越疯,笑得前仰后合,慢慢就有点忘乎所以,开始口无遮拦起来,就把在幼儿园里跟同伴学的话对爸爸说:“You bother me, poo poo.”


“poo poo”是小孩子的用语,跟成人说的“shit”(屎)是一个意思,类似于我们文化里说“屎巴巴”。


Louis并不生气,而是温和地对儿子说:“Lakoda,你不喜欢别人骂你,是不是?所以你也不可以骂别人,对不对?”


Lakoda还有一个弟弟,叫Lukaya。就在这时,Lukaya哭着跑到餐厅来了,一下子扑到Louis怀里,显得楚楚可怜。他一边哭,一边向爸爸要求吃一颗糖。原来,他在楼上向妈妈要一颗糖,妈妈没有答应,他就跑到爸爸这里来,求爸爸答应他吃一颗糖。他一边哭,一边说,那么委屈的样子真让人不忍拒绝。但Louis决定不给他吃一颗糖。Lukaya就哭得更可怜了。


Louis把Lukaya抱在怀里,一边安慰他,一边柔声对他说:“爸爸不会给你糖吃。”Lukaya还哭,继续要。Louis说:“爸爸不会给你糖,不管你有多可爱,都不可以。”Louis这样说的时候,依然抱着他的儿子Lukaya说话的声音自然柔和,但态度却坚决。


Lukaya在爸爸怀里呆了一阵,求了一阵,没有得到他要的糖。最后他知道了,原来这样不行,就不再要了,就从爸爸身上溜下来,跑一边玩去了。


在我看来,这叫规则教育,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帮助孩子建立规则。


我还看到,不管是Lakoda,还是Lukaya,有时候他们会故意不听话,不断重复一个危险的动作。例如,Lukaya在吃饭的时候,不断从餐椅上站起身来。Louis让他坐下来,他不听,又站起来,如此重复。Louis并不表现得惊讶或生气,只是很耐心地反复对他说:“Lukaya,sit down!”接下来的过程很有趣,Lukaya不断站起来,Louis不断让他坐下来,却不生气,更没有粗暴的反应。“打孩子”绝不是Louis 的选择。


我想到了家庭系统治疗中有一个词叫“原生家庭”,上一代人(甚至上几代人)的观念和行为,会给下一代人(甚至许多代人)造成影响。好的东西会成为家庭系统里代代承袭的资源,不好的东西也会如同阴影一样承传下去。简单来说,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父母在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在学习怎样做父母,将来也可能用父母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这次美国之行有两个星期,一个星期在芝加哥,一个星期在科罗拉多,一直都没有克服时差问题。我住在Louis家已是第二个星期,时差依然困扰我。一天晚上,我在凌晨两点醒过来了,只好坐起来,打开灯,打算读一会儿书,然后再睡。


我一开灯,门就被推开了。进来的是Lakoda。


我好奇怪,这小家伙怎么半夜三更闯到我的房间里来了?


我叫了他一声:Lakoda?


他看了我一眼,不着声,自个儿爬到我的床上来,钻进被窝,在我旁边躺下,很快睡去了。


第二天早晨,我问他:昨天晚上下楼来跟我一起睡觉,你知道吗?


他回答:我知道。


看他的样子,好像真的知道。


我告诉Louis和Heatherlynn(Louis的妻子),他们都很惊讶,觉得Lakoda真的喜欢我,跟我的感情还真非同一般。除了父母、爷奶、外公外婆,Lakoda从来没有跟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睡过觉。因此,在Louis的眼中,我这个“爸爸富”可真是名符其实了。


Louis来中国许多趟,对中国有感情,并且开始把这种感情传递给他的儿子Lakoda了。Louis告诉我说,他打算让儿子学中文,将来可以到中国来。


我结束美国之行,回到国内,偶尔会想起Lakoda,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他那生动可爱的样子,觉得他简直就是我的儿子一样。

 


下一篇: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上一篇:【王学富】透过“直面”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