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富】|太好的妈妈和太特别的孩子

浏览量:1773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01 12:11:23 字号:

<section style="padding: 8px; background-image: url(" wx_fmt="jpeg");" background-position:="" background-size:="" background-repeat:="" background-attachment:="" background-origin:="" background-clip:="" box-sizing:="">

2018年

5月22日

太好的妈妈和太特别的孩子

王学富



下面要这段话,是我多年咨询经验的一些感受。如果要给这段话起一个主题的话,就是:太好的妈妈和太特别的孩子。

如果一个妈妈太好,她会在孩子身上培养出一种非常深的特别感或特殊感。在讲到特别感的时候,我需要辨析一下。我非常鼓励孩子在成长中敢于独特。但是,这个“独特”(在英语中称为“unique”)就是: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就是你自己,你要敢于活出自身特别的,跟别人不一样的部分。当这一部分活出来了,你就会成为一个“unique”的人。我说成长的目标就是成为自己,便是这个意思。但这个独特的自我,并不是说你就是一个特别的人,跟所有的人都不一样。这里要注意: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说你跟每个人都不一样。更不是说,你跟所有的人都没有一样的地方,普通人身上那些普通的部分,你不需要有,普通人需要去做的事情,你也不需要去做。这不叫独特,这叫有“特别”或“特殊”。

独特的人会在这个世界上扎根,因为他有一个基础,如同纪伯伦说的一句话:“创造众人的泥土也是创造我的泥土”。据研究,人与人有99%共同的部分,特别的部分只占1%。人的成长就是基于这共同的部分,再奋力去实现那独特的部分,才成为独特的自我。但是,一个有太深的特别感的人,会错以为自己99%都是跟别人不一样的,坚决不肯接受自己跟别人有那么多共同的东西。不管他走哪儿,都要显得得自己很特别,与众不同。就便是过度追求“特别”(specialness),而不是“独特”(uniqueness)。

在我20年来的咨询经验中有一个发现:妈妈太好,好得不可思议,好得把全身心都扑向孩子,这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非常深的影响。为了提醒,我把话说到极致:太好的妈妈就像一个“毒品”,他的孩子难以抗拒诱惑,便会“吸毒”,而且会养成毒瘾。有这样一些妈妈,她们自身有一些特别的情况,导致她们会对孩子太好。比如在她们还算年轻的时候,丈夫因为生病和各种人生的不测(如车祸)而去世了,她们一直没有再婚,独自养育自己的孩子。了解她们为何没有再婚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这些:为了孩子,怕再婚后孩子会受伤。没有遇到合适的人,而这背后又有一层原因:过去和丈夫感情太深,再也找不到像丈夫那么好的人。这便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的情感,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的丈夫,都是值得赞赏的。当然,这里也有一种可能是,她们一直没有走出哀丧期。当一个人丧失重要亲人,会不自觉美化丧失的亲人,即使她们在生活中遇到不错的人、合适的人,她们也不会去关注,错失了也不知道。这样一来,她们就成了单亲妈妈,会全心投身于孩子,期待孩子像她们丧失的丈夫一样优秀。与此同时,她们又会觉得孩子没有爸爸,就会更加对孩子产生一种补偿的心,表现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保护、照料和体谅。

同时,作为一个单身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打拼,她们会发展出非常强大的能力与个性,这种能力与个性使她们足够把孩子所能够做的事情全部接管过去,代替孩子做了。同时,因为没有丈夫的陪伴,她们的情感需求也存在空缺,一腔情感无所寄放,便会全部投注到孩子身上,她们的孩子甚至就成为她们的全部,这使她们会爱孩子太多,让自己的爱里也有了毒素,孩子吸收了,便成了瘾。同时,这样的妈妈内心里有极深的不安全感,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也有很深的顾虑,便会不自觉过度保护孩子,限制孩子的经验,巴不得孩子一直跟在自己身边才安全。妈妈的这种爱和保护,就会渗透在孩子的血液里,也就成了孩子的毒品,孩子每天都在吸食,便成了症状。

第二种情况就是,现在中国流行一句话,也反映这样一个现象,叫“丧偶式”养娃。有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本来是有丈夫的,但丈夫对孩子的养育并不参与。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丈夫会把孩子全部交给妻子,说:“我在外面挣钱养家,你来养这个孩子。”于是,这个妈妈就像接到一个任务:养育他们共同的孩子。这个女性,从行为层面来看,就是一个好妻子,也是一个好妈妈,当然也是很苦的妻子,很苦的妈妈。这个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她一人独担的,没有丈夫分担,而她也有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跟妈妈建立一种过度卷入的关系,爸爸却是遥远的、陌生的。这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毒素呢?

丈夫常常是忙的,不在场的,妻子从丈夫那里也难以得到情感的满足。如果丈夫又涉足婚外情,就更加让妻子内心里有很深的怨恨。她就会带着对丈夫情感上的挫伤和不满足,把情感转移到儿子或女儿身上,获得一种补偿。甚至,她可能跟孩子建立了一种联盟(alliance),排斥丈夫。这时候,丈夫发现妻子跟孩子结成关系上的联盟,而他感到被排斥在外的时候,他感到很生气,并没有反思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是他太少参与家庭。作为爸爸,他未能起到帮助孩子更多参与和了解世界的作用,而跟孩子过度卷入的妈妈也限制了孩子跟世界的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很容易就成了一个“毒品”妈妈。

事实上,妈妈是一座桥梁,在孩子生下来后,妈妈便是他的一个“原初关系”(primary relationships)。接下来,妈妈就要把孩子“介绍”给父亲,让孩子与父亲联结起来,再渐渐帮助孩子跟其他家人联结,与世界联结。如果妈妈跟孩子在关系上过度卷入,而爸爸跟孩子的关系却是疏离的,关系中的情感与经验内容却是稀缺的,孩子就难以充分成长。孩子会习惯于独享妈妈所有的好,并视之为理所当然。他会陷入一种自我中心,会操纵母亲。因为母亲代劳或包办代替,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做事能力和关系能力,也会胆子小,还有极深的内疚感。这样的情形,会使这些孩子不大有勇气去走向独立,虽然他们内心非常渴望独立。一个那么“available”(有求必应)的妈妈,随时都在那里准备着为孩子提供任何帮助的妈妈——甚至当这个孩子朝什么地方看上一眼,不用说话,妈妈就把贴心的服务送到了。甚至,这个孩子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需求,妈妈已经提前知道了他的需求,提前把一切都弄好了——这些都是对孩子的诱惑。是走向独立的一种阻碍,也是孩子走向依赖的一种诱惑。孩子很难向前走,走向独立,孩子只会朝回退,退回依赖。于是这个孩子,在他的人生早期,在他根本就不知情的时候,他的内心已经植入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是关涉到他的自我的:没有妈妈我不行。在一个人心灵成长的过程中,要发展出一个核心的自我意识,这个意识就是:“I am able”(“我能行”)。甚至,这个小孩的“我能行”在他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慢慢得到培育了,比如说妈妈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这个孩子得到一种满足。当妈妈完成了喂奶,离开的时候,孩子内心会有一种“我能行”的感觉,仿佛是说:“妈妈,你可以离开一会儿,我能行的。”这个孩子可以安然让妈妈离开,然后他躺在床上,享受着咬咬手指头、啃啃脚指头。这行为表明,他有了一种“I am able”的自信或能力感。当这种“I am able”的能力感衍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孩子会越来越感觉到:即使没有妈妈在,我也是可以的。

我不禁要问一句:我们养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养育的目的是让一个孩子能够在将来一个已经没有了爸爸妈妈的世界中,依然能够活下去,并且尽量活得好。如果有一个那么好的妈妈,把孩子能做的事都包办代替了,让这个孩子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受到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妈妈死了之后孩子怎么办?把他们一起带走吗?所以说,这不是我们养育的目标。这个所谓的“没有妈妈,我不行”,就犹如一种“毒瘾”,它渗透到孩子的内心,最后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一进入群体,就会陷入一场很大的麻烦,因为他跟人打交道的方式是所谓“P—C”式的。P就是“parent”,C就是“child” 。本来,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要有意识培育孩子成熟的部分、长大的部分。A代表这个长大的部分,英文叫“adult”。如果你只是做P,你的孩子只是做C,作父母的没有让孩子身上长出A来,便是一种单一的“P—C”关系,这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将来一进入到群体之后,他不会去寻找A,因为他本身就不是A。他永远是C,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会到处找P,甚至找到一个比他年龄小的人来做他的P。一句话,他不会跟人建立一种成熟的A—A关系,只能跟人建立C—P关系,永远是他C,别人P。他总把别人当做他的“妈妈”,当周围的人对他好,关照他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很舒服。但当周围的人有其他关注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了,被放到一边了,就感觉这个世界好不安全、好不舒服。因为“妈妈”不在了,他不能作为一个A自处,更不能作为一个A去有意识联结别人,关心别人。

我有时候看到一些妈妈,她们脸上透露出一种圣母般的笑容,她们的孩子不管向她们说什么,做什么,她们都表现出一种圣母般的微笑,但与此同时,她们内心却焦虑得如同在地狱的火里被烧。这岂不是对孩子的一种忽悠吗?这岂不是在给孩子制造一种假象吗?而人生的真相又不是这样的,当他走进世界,走进学校,走进社会群体,就会立刻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妈妈,他也没有办法去做所有人的孩子。这个时候他就会受挫伤,就会回避人,回避世界,躲到病里,躲回家中。

还有一种更麻烦的情况是,孩子在长期跟妈妈相处中,对妈妈无限熟悉,他会慢慢发展出一种对妈妈实行心理控制的模式,她的妈妈说一句话,他便立刻知道妈妈的动机。妈妈下一句话要说什么、下一个行为要做什么、下一秒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孩子几乎了如指掌。他会慢慢试探父母的底线,不断拓展自己逃避的空间。最终他可以完全把妈妈、爸爸玩弄于股掌之中,从而建立一种虚假的“我好牛”的感觉。当他带着这种模式走进人际关系,当他试图从别人那里想得到像他妈妈一样的关爱和关注却失败的时候,他会使用在父母身上行之有效的方式去控制别人,比如说通过胡闹、威胁的方式,来让别人像他父母一样屈从。事实上,他只是一个能力很弱、意志也很弱的孩子。他一边看不起他的妈妈,一边又依赖他的妈妈。一边因为自己缺少能力而有一种无能感,一边欲求又很高,想胜过所有人。他有一个虚妄的自我让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当他带着这种感觉或虚妄感跟世界打交道的时候,世界上一些意志薄弱、没有自我的人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但大多数人会对他们说:你想控制我?你凭什么对我搞这一套?走开!这时他们就会受挫伤。

还有,如果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跟父母建立的一种共生体(即彼此依赖)的关系中,他就不能长成一个个体,不能独立生活。所谓“个体”就是:我有独立的思考、观点、行为、动机、情绪,而共生体家庭的孩子,常常是从爸爸妈妈那边复制了一套思想、情感和行为,他没有自己的部分,一切都是复制来的。他失掉了个人的真情实感。即使他有真情实感,这些真情实感也会被他否定和压抑下去。很有可能在生活中,他会去看别人怎么反应。他看别人就如同小时候看他的爸爸妈妈。他爸爸妈妈这样说,他就这样说。他爸爸妈妈有这样的情绪,他也有这样的情绪。那么他什么时候能够分离出一个自己来呢?就跟小婴孩的学习模仿一样,它看见妈妈笑,它也跟着笑,这是一个模仿阶段。但是渐渐这个小孩发现当他高兴的时候就可以笑,而不是因为他妈妈笑他就笑,他就走过了这个阶段。后来他也慢慢发展出独立的高兴、独立的笑、独立的哭,他的笑与哭都是独立的,是出于感到悲伤就哭泣,感到高兴就发笑,这是一种独立的高兴、独立的悲伤的能力。这是一种能力,但是这个小孩却没有,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度的好,就意味着如果这个世界不是像我们这样对他好,就等于你的养育不是把你的孩子引导到世界去,而是让他到世界上去受挫伤,再退回到他的家庭中去。具体来讲是回到对父母的依赖中去。我发现那些发展出过度的特别感的人,走到哪里都喜欢出风头、引人注目,以为自己就是世界顶端,独占鳌头,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看不到别人也不在乎别人,好像世界就是他的舞台,他永远在那儿唱主角戏。当他带着这种过度的特别感在生活中穿行,一定会遭到挫伤,然后他就会躲回家去。因为世界不是他的舞台,别人不是他的积木,更不是他的信徒。这些带着特别感的孩子,有时候会把他的妈妈变成了他的信徒,他们具备一种非常厉害的能力,他就像教主一般把他爸爸妈妈的意识削减掉,意志消磨掉了。

一些年前,在我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我非常严肃地对他说了一段话,我说:“你是人类中间一个普通的分子,你跟从山区出生的孩子,和任何一个乡村、任何一个地方出生的孩子没有区别。你只是因为生活在我们这个家庭,爸爸妈妈有相对好一点的条件。你只是因为是我们的孩子,你有一个优先权,得到爸爸妈妈的条件。或者这是你的一种幸运,你并不比别人了不起,也不比别人好,你不过比别人更幸运,这个幸运就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作为一个父亲,爸爸把自己的条件优先给了你而已。如果你觉得这些东西是无所谓的,你拿过来一脚踹出去,根本不在乎,你甚至想拿这些东西来要挟我,这不可以。我告诉你,如果发现你不想得到这些,也不配得到这些,我可以把我的条件给任何一个有需要的人。有许多人在这个世界上生下来就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他们没有条件。他们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一生下来就面对抽到人生的一张烂牌。”这是我们需要对我们的孩子说的一段话,不然的话他们就不会真正明白这个世界的人生的真相。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你的爸爸、你的妈妈。这是孩子需要意识到的。



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

网址:www.chinancc.net  免费热线电话:02583204132咨询预约电话:025-84706081心理培训电话:025—83206844直面微信:nanjingzhimian  邮箱zhimian@chinancc.net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紫东路18号保利紫晶山15幢1单元101

邮编:210049

长按指纹 >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关注






下一篇: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上一篇:【王学富】 | 当生活完全乱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