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新闻

王学富谈ECP!

浏览量:2093

来源:chinancc.net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12 16:20:42 字号:

3213.png

编者按:一年两次的ECP(直面辅导延伸课程)三天面授班将在本月25日至27日开课,这期主讲的内容是有关于本土文化中的心理辅导资源、实践与督导等,这不仅对我们直面ECP学员,对社会上许多对心理咨询有兴趣的人以及开始从业的心理咨询师来说,都是一个大好消息。我们发现,有许多学员对我们的ECP课程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我们收集了一些问题,向王学富老师做了一次专题采访。这里,我们把访谈内容整理成文字,希望能帮助您了解ECP。在读完之后,如果还有疑问,您也可以微信留言,我们会在微信后台回复您!


问:什么是ECP?

 

答:2005年,我们直面心理研究所是开办了一个辅导延伸课程或心理咨询延伸课程,它的英文名字是Extended Counseling Program,简称为ECP。它是一个很草根的课程,这门课程基于一个很朴素的辅导理念:“帮助你自己,帮助你周围的人”。我从事心理辅导已经二十年,我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就是:心理问题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如果我们有好的养育,有好的教育,有好的关怀,就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困难。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的事实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各种对人的损害,就会产生许多的心理困难。因此,我们相信,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有关怀与辅导的需要。

 

这门课程有十二本教材,涉及生命成长、人际关系、婚姻家庭、教育与养育的各个方面,以及怎样进行辅导的心理学方法与文化资源。我们的课程要讲的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大致的心理学,而是非常具体的关于关怀与辅导的心理学。我们的ECP学员就像草,在任何一片有需要的地方扎根,这就是我们所解释的草根。有一年在南京直面,我们在举办了一场ECP学员毕业典礼,有一位来自安徽某教会的学员做了这样一个分享,他说:“农村人压力太大,特别是在那里有许多老人,他们有许多的苦楚和困难,我们这群基督徒学员就在当地做服侍,给老人院送粮食,送肉,跟老人们说话,安慰他们。这些老人在那里讲他们的苦,我们的心就向着他们。”这位学员说的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心——“老人在那里讲他们的苦,我们的心就向着他们那里!”许多年来我做心理咨询,我对我的工作也有着这样的理解:一个辅导者的心向着有苦的人,向着有苦的地方。

 

最初创办直面心理辅导延伸课程,我们有一个感受就是,这门课程办起来很难,但最终我们还是把它办下来了。为什么我们坚持把它办下来了呢?一,有许多学员坚持跟着我们学习,我们必须把这门课程做下来。二,有一些朋友看到这个课程对个人、对我们的社会都非常有意义,他们支持我们把这门课程做下来。三,我们办ECP课程也有一个态度: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因此,我们不急不躁,踏踏实实走每一步路。不行了,我们也可以停一停。有条件了,我们再朝前移动。最重要的,这门课程是我们在不断受到感动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的。我们的ECP学员来自于全国各行各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见证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记得有一位学员来自四川地震灾区,在学习ECP课程期间,她家建了三次房子,家里有两个老人生病,其中有一个还瘫痪卧床,另一个也有严重的病,都需要得到好的照料。这位学员一边在家里服侍老人,一边坚持学习ECP。后来听说我们在南京举办ECP面授培训课程,这位学员的女儿就支持她来参加学习,对她说:“妈妈,学习辅导要见到真人,才能取到真经。”

 

十几年来,我们组织直面的辅导员、咨询师一起编写十二本教材。最近这几年,我们又对十二本教材做了更新,想让ECP课程成为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课程。我们有十二本教材可以供学员学习,学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其作业。我们还建立了ECP学员的微信群,大家可以在一起探讨。我们还安排了每年两期的面授培训,就在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举办,让学员不仅通过教材来自学,同时也可以来接受面授训练。我们还有一个ECP带领者项目,从学员中挑选优秀者做为这个课程的组织者、带领者,把这个课程带到更多的人那里去,让更多的人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从中得益。在全国各地的带领者周围可以形成一个个学习团体,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持续学习,互相学习。我们相信,一个好的关怀者,好的辅导者,好的咨询师,也会是一个好的学习者;一个好的学习者,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真正做到“帮助自己,帮助周围的人”。因此在我们的眼中,在我们的心中,ECP不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关系,一种情感,一种关怀他人的心愿,一种自我成长的渴望与努力。

 

问:请你介绍一下ECP教材。

 

答:我们的ECP课程有十二本教材,分四个学期完成。

 

第一个学期包含以下几门课程:《心理咨询入门》、《发展心理学》、《心理异常概述》。这个学期的课程可以让学员了解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相关的三个最基本的领域:一,需要了解心理咨询是什么,它的产生发展,它的理论与方法,它实际操作的情况和辅导的范围等。二,关于生命成长,需要了解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这个过程被称为发展心理学。还需要了解生命有不同的需求,健康成长的条件是,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了适当的满足,而人的需求遭受剥夺,会造成生命成长的困难。三,我们的学员需要了解心理异常产生的根源,以及它们各自有哪样一些特征,作为心理咨询师怎样去帮助人们理解和应对这样一些心理异常。

 

第二个学期的课程有:《婚姻家庭关顾》,《亲子关系与教育》,《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这是心理辅导的最重要的三个范畴。我们基本上可以说,这也是人类生活的三大领域,如果一个人有好的婚姻家庭,就会培育出健康的生命,就会建立美满的关系,对社会有良好的适应,过有意义的生活。与此相反,心理咨询大量发现,心理困难发生的根源往往在出了问题的婚姻家庭,婚姻关系的问题会影响对孩子的养育,导致孩子心理成长出现麻烦,加上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总会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困难和社会适应的困难等。这时,心理辅导就需要在这三个领域做大量的工作,不仅是治疗性的,也包括预防性的。

 

第三个学期的课程包括:《面谈辅导技术》,《团体辅导技术》,《热线、网络等多样化辅导技术》。ECP有一个理念:不仅要有关怀的心,还要有辅导的能力。当我们说到辅导的能力,它包括追求生命成长所要达到的品质,也包括帮助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这个学期的学习重点是辅导技能的基本训练,特别表现在面谈、团体,热线等方面的辅导训练。

 

第四个学期的课程:《本土文化中的心理辅导资源》、《辅导实践与案例》,《督导》。从事关怀与辅导,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中的辅导资源。心理咨询作为一门专业是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出来的。但在人类每一种文化中,都有非常丰富的辅导资源。我们的学习需要学习本土文化中的心理辅导资源。同时,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很多的实践,练习。因此,我们要求学员也在生活中去做大量的实践,而我们的教材会对学员提供辅导的方法与案例,让学员模仿学习。而“督导”就是为学习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指导。好的辅导者不是天生的,而是训练出来的。我们相信,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我们的ECP学员造就成为具有生命品质和专业能力的辅导者。

 

这就是我对ECP做的一个最基本的介绍。

 

问:对于我们这些非心理咨询从业人员,ECP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答:几天前,我的一位弟子写了一篇文章,介绍直面ECP课程,他用了一个词叫“非专业化”,也是我们开办ECP的一个动机。就是通过许多非专业人员的工作去推动中国心理咨询的专业品质和专业进程。这听起来是一个悖论,却是真实的。这里所说的非专业化,就是指我们直面的ECP课程。我们的大多数学员并不是心理咨询领域的专业者,但这种带有专业性质的基础性训练却对他们有益。当年开办这个课程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帮助你自己,帮助周围的人!

 

作为普通大众,我们都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包括自身成长、学业、恋爱、交友、婚姻家庭、生儿育女、职业发展、社会交往与适应等各种压力、挫折与创伤。当我们对心理、生命成长、情感,关系等方面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且学到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首先我们自身会从中得益。其次,当我们看到周围的人——包括我们的家人、亲人、朋友——面对困难时,我们也可以用在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的帮助。在中国有一种情况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人们缺少对心理咨询的基本了解,在培育生命成长方面出现了麻烦,给孩子造成了伤害,以致后来发展出心理症状来。当问题变得相当复杂而深重时,人们会去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而在更大的范围里,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我们的学员在各自的环境里就会为周围人提供基本的关怀与帮助。例如,在我们的课程中有一门叫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讲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发展目标,了解这些特点、需求、目标,有利于孩子的养育,恋爱婚姻的建立,人际关系的发展等。心理学不只在课堂上,教材里,书本里,学术里,心理学在我们生活的任何一个地方。有时候在生活环境里,我时而看到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对孩子说威胁的话,甚至有殴打、辱骂的行为,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会造成看不见的伤害。我就想,如果他们了解一点心理学,就不会这样做,就避免了伤害的发生,反而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我有时候常常想对家长(孩子的养育者)、教师(孩子的教育者)说:求你们学一点点心理咨询,了解一点点生命成长的知识!这是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事情。

 

问: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困难的时候,他是来接受心理咨询好,还是来学习ECP好,还是两者兼做比较好?

 

答:一般来说,当人出现了心理困难,特别是相当程度的心理困难,他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而不是学习心理咨询。但是,如果一个人学习心理咨询,对生命成长有更多的了解,对他个人的生活和他的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利的,就不至于产生心理困难。如果一个人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同时,也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包括ECP及其他课程,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反思,甚至获得了觉察,开始用一双新的眼睛看自己,看他人,看到问题的根源,看到自己的处境、现实,从而做出好的选择,这当然是好。但是,在我的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发展出心理问题,他来接受心理咨询,而他的心理问题根源是,他长期只学习功课,却忽略了生命成长的其他方面。当他前来接受心理咨询,他是一个求助者,而不是一个学习者。如果他的角色是混乱的,他就难以做一个求助者,也不大能够从心理咨询中充分得益。因此, 我会让他先放下“学习者”这个角色,而去安心求助。当然,我们可以说,没有完美的心理状态,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一些压抑、剥夺、损害,内心里都会留下一些阴影甚至创伤。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的是成长,而不是治疗。这时,他们来直面学习ECP和其他课程,这当然是很好的,因为他们可能借此获得充分的成长。

 

问:我想改善亲子关系和人际关系。可是我看ECP课程有12本教材,其中有些是理论的,有些是团体辅导的,我不需要,我只需要婚姻家庭、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方面的学习,那么我能不能只学其中三本教材?

 

答:我会考虑你的要求,但我还会向你提一个建议,或者说给一个鼓励——把十二本教材都学完。ECP课程是一个整体,每门课都有内在的关联。比如说,理论看上去不是有用的,但是,理论为你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基础,理解也可以提升你。我们平时说,凡事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人类有许多学科,应用学科重在有用性,理论学科却是培育“有用性”的土地。我们最初设置这十二本教材时,就考虑到,第一个学期要让我们的学员了解心理咨询背后的理论方法,了解生命成长的基本特点,以及心理困难的表现、本质与根源。这是基础。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家庭婚姻、亲子教育、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当我们去考察心理症状的根源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与婚姻家庭、亲子教育都有很直接、很深的关系,如弗洛姆早就指出,孩子的心理问题背后是父母的婚姻问题。而且,心理困难总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和社会适应的困难。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就不只考虑什么是有用的,还要考虑为什么这是有用的。这课程是一个系统,你缺了其中一个环节,另外一个环节衔接不上,你就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第三个学期课程才涉及到有用性,就是告诉你如何去做——我们通过个体面谈方式去做,还把人带入到一个团体中去,通过团体互动的方式来帮助一个人、一群人成长。有时候,出于一些更为便利的的考虑,我们又发展出多重方式的辅导,包括电话、网络等方式。走到第四个阶段,我们的课程就开始朝一个相当专业的方向行进了。比如说,作为一个具有专业性质的助人者,一个人的生命还需要有更丰富的资源——他不仅仅要接受专业的训练,还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资源,让自己成为一个文化敏感者,了解当事人的文化中有哪些因素会支持他,另外有哪些因素会阻碍他,其中也包括,我们会使用哪些跟他的文化相融洽和有效的方式去帮助他。接下来还涉及到,心理咨询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咨询师需要尽量去完成一定的实践训练,让自己有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可以通过督导给受训练的人提供一些具体的、切实的指导,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

 

问:ECP学习是不是自己看书,然后做一些作业提交给直面?如果在看书学习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问谁呢?

 

答:ECP课程有十二本教材,这些教材都会寄给全国各地的学员,他们阅读教材、思考教材,尝试做实践,然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把作业交给直面。为了便于学员学习,我们也建立了ECP学员微信群,学员可以反馈自己的问题,得到解答,也可以在群中就相应话题跟其他学员讨论,直面的老师也会做出回应。在全国一些地方也有我们的带领者,组织当地学员形成学习小组(称为ECP教学点),大家周期聚会,讨论问题,让学员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反应给我们:第一,把你的问题发到ECP微信群里,我们ECP团体成员会回应你,ECP负责老师也会回应你。第二,直接把你的问题反映到直面,我们这里有相关老师会直接回应你。第三,我们鼓励ECP学员在当地组成学习小团体,经常在一起学习。这时你可以把你的问题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在讨论中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第四,我们每年在直面举办两期面授课程,对ECP学员收取非常低的费用,希望你来直面参加我们训练(每期三天),你可以把问题带到直面来,我们会当面回应你。第五,我们在全国一些城市建立了教学点,每年会在该教学点做两期面授培训,除了讲授教材内容之外,其中也会有现场辅导展示,问题回应,具体方法的训练等。

 

问:王老师你认为学习心理咨询是否需要天分?我觉得看书需要一定悟性,有些抽象的无法理解。就像在你的书《成为你自己》里面有一篇叫“一个人的战斗”,我看了两遍依然似懂非懂。有时候看教材也会有这种感觉,如何解决?

 

答: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是一个有深度的学员,而且认真。而这个问题我特别乐意回答,虽然回答起来也会有些困难。困难在哪里呢?困难在于,如果我说学习心理咨询需要有天分,可能会有一批人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这个天分,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可能会说:“王老师说了,学习心理咨询需要天分,而可能是我缺少这个天分。”这反而成了一个回避困难的理由。因此,说到天分,它不大符合我们学习ECP的情况。在我看来,学习ECP不需要什么天分,每个人都可以学好它。但是,我也同意“学习心理咨询需要天分”的说明,那是指一个人要成为顶级心理学家,可能需要一定的天分。但你是不是有这个天分,你自己也不大知道。因此,你可以尽量去接受好的训练,读更多的书,学习理论方法,并且反复练习。也许你进而发现,你还有天分,可以走到顶端。即使没有那个天分,你接受的训练也会帮助你达到相当的高度。总之,我的理解是,学习ECP不需要具备那么高的天分。即使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多付出一些努力,就会有突破。何况,有些难点如果暂时不懂,也不要紧,可以放在那里,过一些时间就自然懂了。你提到《成为你自己》里面那篇“一个人的战斗”,说这篇文章你看不大懂。谢谢你真诚的表达。说实话,你不太懂这篇文章,我太能理解你的感受了。对这篇文章似懂非懂,一点也不表明你缺乏天分。我猜想,即使是一个受到过相当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对这篇文章也会是似懂非懂。这里表达的是一个人陷入了心理的症状,他在其中进行着非常艰难的个人挣扎,而我用了象征的语言描述这种个人化的挣扎。因此,你不懂不要紧,只需要了解一点就可以了:当人陷入了症状,那将是一场很痛苦而艰难的挣扎,周围的人是不大能够理解的。在读教材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一些看不懂的地方,常常与你有没有这个天分没有多大关系。当然,如果你想去成为伟大的心理学家,那就去探索你的天分,看看最终你能不能成为弗洛伊德,荣格,弗兰克尔,阿德勒,艾里克森等。心理咨询师是训练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成了一个咨询师。要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人们常常会谈到三个部分:首先就是你接受的专业训练。其次是你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成长,包括知识的教育和人生经验的积累。第三个部分涉及到你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培育出来的某种倾向或偏好,其中有些天然的因素可能称为天分。大概可以这样说:前面两个部分可以决定你成为一个具有专业品质的咨询师或治疗师,最后的这个部分可能会影响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最伟大的治疗师或心理学家。


下一篇:中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研究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通讯稿 上一篇:节目征集︱直面2018迎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