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虚妄
“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在我个人的生命体验和辅导经验里,时时体会到人的虚妄。心理症状反映人的一个基本的虚妄:不安于作自己。古人说:“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我体会其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需要做自己,而不是跟别人比来比去,受到太多的牵扰,最终就做不成自己了。
马斯洛有一个比喻说,一颗橡树的种子里含有一个渴望:“我要长成一棵高大的橡树”。人的生命内部也被赋予了一个渴望:“我要长成自己”。
但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阻碍和破坏的因素,使人不能成为自己,反而让人发展出一种虚妄的心态:成为别人,成为天才,成为神。
我在辅导中会使用一个方法,叫接续完成句子。其中有一个句子的前半句是“我真想……”,许多青少年接续完成的部分是:“成为上帝”,“成为神仙”,“成为天才”,“成为魔术师”,等等。我因而知道,这些青少年生活中遇到困难,承受着压力,对自身的能力不满意,不愿意在现有的条件下去克服困难,就不想做自己了,就想做上帝。他们以为,如果自己成了天才,成了魔术师,成了上帝,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旧约“创世记”里这样记载: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每天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几乎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但上帝给他们的自由作一个限定:“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唯独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不能吃。”然而蛇对夏娃说:“……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像上帝一样能知道善恶。”这里,关键之处不在于人“知道善恶”,而在于他们要“像上帝一样”。这,便是人的虚妄。
人性里有想成为上帝的虚妄,因此人要建造巴别塔,通到天上去,可以跟上帝同等。其实,贯穿人类历史直到如今,人类用各样的方式建造着自己的巴别塔,它反映人类欲望的肆意膨胀。当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人谋福利,而是要控制一切,要满足实际上根本无法餍足的好奇心,它的本质就是人要“像上帝一样”,就是建造巴别塔。这种欲望可能通过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能体现为各种类型的极端主义,包括政治的极权、宗教的异端,以及各式各样的完美苛求与强迫行为。例如,夸大妄想患者宣称自己智慧无双,富甲天下,权倾一方,他们或自称耶稣基督,释迦牟尼,古代君王,现代总统,不一而足。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其本质却是一样的:人不愿意在一个不稳定的世界里做一个有限的自己,他的行为就像是提着自己的头发试图让自己脱离地面。在所有这些行为里,我们看到的是,人失掉了自己,逃入虚妄。
人的逃避
“那人和他妻子听见上帝的声音,就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藏耶和华上帝的面。”
在直面心理学看来,心理症状的本质是逃避,常常表现为逃避责任。逃避责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很典型的是怪罪他人、归咎环境,让自己的逃避显得正当,很有理由,这就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
我举一个例子:
有一对夫妻带儿子前来寻求咨询,谈话中讲到儿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一天,儿子在家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头撞在桌子角上。他接下来的反应是,责怪桌子角不好,一定要把桌子角锯掉。他哭着闹着,不依不饶,最后父母只好找来一把锯子把桌子角锯掉,这事才算了结。后来,这对夫妻调动工作,他们的家从县城搬到一个大城市。这时儿子已经是一个高中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产生了严重的适应困难。在那几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责怪父母不该搬到这个城市来。在面谈过程中,他也在反复抱怨,说那个城市如何不好,说那里的人怎样有意跟他过不去。我心里想,小时候他可以把桌子的一角锯掉,现在却没有一把足够大的锯子把这个大城市从地球上锯掉了。因为做不到,他就让自己“病”了,而这个“病”,在我看来,就像一把无形的锯子,把他的生活锯得七零八落。
回到伊甸园里发生的故事:亚当和夏娃吃了禁果之后,藏在园里的树木中。我非常留意“园里的树木”这几个字。它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更是一个逃避的象征。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的内心里,到处都有这样的逃避之所。我们以为,躲在“园中的树木”中,就可以逃避责任,可以不承担错误的后果,可以不去做本来应该做的事情,而且很有理由。因此,当上帝就此事跟亚当面质的时候,亚当回答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显然,他的意思是说,这事怪不得他。要怪的话,首先得怪上帝,把这个女人赐给他,才发生了这事。其次得怪这个女人,是她把树上的果子摘下来,送到他面前让他吃的。这样一来,吃禁果的事,就成了一件跟他无关的事情,他就可以逃脱他本来应当承担的责任。接着,夏娃用同样的方式逃避责任,说蛇怎样诱惑了她。而蛇的诱惑之所以得逞,是因为那个深植人性的欲望:想“像上帝一样……”。因此,根本问题在于人,人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
我又想到一个故事,说在美国有一位牧师,礼拜天临近了,但他还没有想好讲道的主题。这天他正坐在书房里苦思冥想,他6岁的儿子彼得在周围跳来跳去,让他完全不能集中精神思考礼拜天的讲道主题。牧师灵机一动,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画册,翻到其中一页――那是一张世界地图。牧师把世界地图撕下来,撕成碎片,对儿子说:“彼得,如果你把这张地图拼出来,我给你一块钱。”儿子捧着一把碎屑出去了。牧师心想,这下他可以安心来思考讲道主题了。却没想到,不一会儿,儿子就跑进书房,喊道:“爸爸,我把世界地图拼出来了。”看着儿子手里那张拼得整整齐齐的世界地图,牧师暗自惊讶,儿子对世界地理可是一无所知呀!这时儿子道出了秘密:他把世界地图的背面翻过来给他看――原来,那是一张人头像,他把人头像拼出来了,世界地图也就拼出来了。于是儿子得意地说:“你看,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听到这话,牧师心里另有一番感悟:“是啊,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句话就是牧师在那个礼拜天讲道的主题。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句话就贴在南京直面心理研究所的墙壁上,可以提醒求助者,提醒我们自己,不要怪罪他人,不要抱怨环境,要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医治者的呼唤
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
因为害怕,人会逃避,还制造各样的理由,把逃避行为解释得很合理,就像亚当和夏娃,不仅躲在“园中的树木”里,还编造理由,推卸责任。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表明一点:错在他人,错在环境。这时,他们其实躲在自己的内心里,用各样的理解来防护着。但是,非常重要的是,上帝在呼唤——“你在哪里?”这呼唤的声音弥漫了整个伊甸园,躲在“园中的树木”中的亚当和夏娃都听到了。最开始,他们听而不闻――我听不见;然后他们开始觉得心烦――为什么我要走出去?再后来,他们有些动摇了――是不是要出去?最后,他们走出来了――他们必须前来面对上帝,面对自己,面对事情的真相,勇敢地承担后果。
我一直在想,这个在伊甸园里呼唤的上帝,便是一个医治者,是医治者的典范,他有一颗医治的心,这医治的心不是强迫,不是指责,总在呼唤。
直面心理学的基本观念是:症状的本质是逃避,而医治的根本是直面。但逃避容易,直面却难。我时常感叹,在人那里,逃避的理由何其多,逃避的树林何其深,而直面的医治何其难,以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管是求助者还是医治者——有时候都想放弃,心里在说:“我能做到吗?”
但我也慢慢明白,医治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呼唤的过程,医治者像上帝那样呼唤“你在哪里?”而且一直呼唤下去。我无法知道,在亚当和夏娃从“园中的树木”中走出来之前,上帝在园中呼唤了多久,呼唤了多少遍。但我相信,只要他们不走出来,上帝就会一直呼唤下去。作为医治者,我们也一直那样呼唤。
仿佛记得听到一位西方的心理学家这样说,他最开始接待求助者的时候,会问对方:“你好吗?”(How are you?)当治疗往下进行的时候,他会问对方:“你在哪里?”(Where are you?)我进而想,如果面谈朝更深处进行,他还可以问:“你是谁?”(Who are you?)这些提问,颇具启发性和震憾力,目的是让对方获得真实的生活境遇,面对真实的自己,从而获得真正的觉察,重新作出选择。这些提问,也是呼唤。
人生常常被喻为一场旅行,旅行者需要带上一张地图,随时查看要去的目的地、所行的方向,以及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一个医治者,也需要了解自己在人生旅途中走到了哪里。在我的名片上,印有一句话:“你在哪里?”不管在生活的何种境况里,这句话都给我带来一种内在的提醒,让我不断去探索一些根本的方面:我是谁?我能承担什么?我对生活有什么期待?我现在在做什么?
在治疗中,我会问求助者:“你在哪里?”在生活中,我也这样问自己:“你在哪里?”
下一篇:治疗师的文化敏感
上一篇:
直面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