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直面心理 发布时间:2021-04-22 09:49:02 字号: 大 中 小
存在治疗课程第四阶段开课啦!(时间:5.1-5.3)不容错过
直面与存在
文/王学富
有两个词对我最有意义,一个是直面,一个是存在。
“存在”的来源
在三十多年前,“文革”结束了,中国向世界开放,西方的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有一个哲学思潮,叫存在主义。还有一个文学流派也进入中国,也可称为存在主义文学。当时,存在主义在中国知识界影响很大,人们读到这样一些西方存在主义领域的人物:尼采,克尔凯郭尔,萨特,波娃,帕斯卡尔,以及卡夫卡、加缪……自此,“存在”进入中国学术语言系统。在中国,人们开始了解,“存在”不是指一张桌子的存在,一棵树的存在。按其定义,存在者对自身的存在有反思和追问,才具有“存在”的性质。那么,“存在”是指人的存在。在人类中有这样一些哲学家、作家、艺术家,他们被称为存在主义者,是因为他们对人类及其生存境况做出了深度的反思,关注人生最根本的议题如苦难、死亡、焦虑、自由、选择、意义、责任等。
紧随其后,存在主义心理学也进入中国,人们又了解到这个领域的一些重要人物:路德维希·宾斯万格、梅达·鲍斯、R. D. 莱因、维克多·弗兰克尔、罗洛·梅、詹姆斯·布根塔尔,欧文·亚隆、科克·施奈德等。这首先归功于中国最早的一批心理学教育者、翻译者和研究者,如其中贡献卓出者如郭本禹、杨韶刚等。接着,存在治疗也开始进入中国,如美中心理学院引进亚隆团体治疗,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系统培训,这是具备存在主义性质的治疗团体。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也在最近几年开办存在治疗团体工作坊、研讨会,并从事存在治疗实践,还发展出与存在治疗有深切感通的中国本土直面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称为直面疗法。
“存在”与“直面”
可以这样说,“直面”代表一套正在探索与发展的中国本土“存在”治疗模式,其中贯穿着我们对中国人生存状况的体察、理解与回应,其中有创伤与苦痛,情感的挣扎,价值的寻求,恐惧与逃避,直面的勇气等。我讲直面心理学,常常会问一个问题:“直面”是什么意思?中国人都知道“直面”。许多人会立刻想到鲁迅的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复旦大学孙时进教授看过我介绍“直面”的文章,他曾在电话里对我说:“‘存在’是西方的词汇,许多中国人还不大懂,但中国人肯定懂得‘直面’。因此,中国人可以通过‘直面’去理解‘存在’。”我进而说:“是的,西方人也可以通过‘存在’来理解‘直面’。”“存在”与“直面”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这种相通,在我最近读到的一篇路易斯(Louis Hoffman)的文章时,更加能够体会并且确认这一点。
外国心理学同行也很有兴趣,问我:“直面”是什么意思?我在回答时面对两个困难:一、发音。二、在英语中找不到一个完全表达“直面”意思的对应词。我把“直面”直译为“zhimian”,就像许多年前李小龙把“功夫”翻译成“Kungfu”(或许不是他翻译的,但他讲的最多)。时至今日,“功夫”成了每个西方人都理解和使用的词汇。希望在一些年后,更多的西方人也能够理解和使用“直面”。现在,路易斯开始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直面”。我们共同的理解是:“存在”是西方的,也可以是中国的;“直面”是中国的,也可以是西方的。“直面”和“存在”,同时可以是世界的。
从逃避到直面
讲“直面”之前,我先讲一讲“逃避”。这个词,是“直面”的出发点,也是“存在”的出发点。
在人性里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个是“直面”,一个是“逃避”。逃避具有求生存的性质,不管在生物的意义上,还是在文化的意义上,逃避都具有维护生命安全的功能,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人与动物都需要做出逃避的反应。但在直面心理学里所说的逃避,常常是指人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过度的逃避与防御。这种过度逃避的根源不只是生物的,更是文化的。人显示为一种生理的存在,却具备各样的生命潜能。人的成长就是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而成长是通过文化互动来实现。当一个人在其文化经历受到过度的威胁、剥夺、伤害,内部就会累积大量的恐惧,这便是文化施加或文化置入的恐惧,它让人产生一种极深的不安全感,当在生活环境中受到一事一物的刺激,人就会产生过度的逃避,直至逃入病中。
有一个寓言叫“智者救了动物王国”,我常常用它来阐释恐惧与逃避。故事说在一个动物王国里,有一只兔子在一棵芒果树下睡觉,它被一只芒果落地的声音惊醒了,以为世界末日来了,便开始奔逃。它在奔逃的过程中,一路告诉别的动物:世界末日来了!结果整个动物王国所有的动物都加入了狂奔,而这将导致它们的灭亡。在这个寓言里,芒果只是一个小小事件,却诱发了兔子内心的恐惧源,导致过度的逃避行为。这种过度的逃避看似求生,实是趋死。以此为鉴,人类的症状行为何其相似乃尔!在人的内心里,文化植入了大量的恐惧,生活中任何一个事件(如同芒果落地的声音)都可能引发过度的逃避。在症状里的人们,以为在逃避可怕世界末日,却看不到那是一颗再也普通不过的小小芒果。这里,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心理治疗的本质,我选择的词便是“直面”,或者“存在”。不管是直面还是存在,都是面对与反思人生的真相。有心理治疗中,一个直面-存在的治疗师,就是带领来访者寻找真相,就像寓言中的那位智者带领动物们来到那棵芒果树下,在那里看到一棵落下来的芒果,这个真相就消解了那个臆想中的世界末日。
对受苦的追问
存在主义者关注人类受苦的事实,并且发出追问。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就是对苦难进行追问的结果,被称为是集中营里产生的心理疗法。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为深邃的反思者,他的思想是直面的,也是存在的,他洞察国民性的恐惧与逃避,对这个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进行追问,要求对传统做出价值重估,寻找新的意义,新的文化,新的人格。在鲁迅的观察里,中国人有这么深的逃避,是因为遭受的压制与剥夺太多。但逃避并不能让我们免于痛苦,而是让我们白白受苦。因此,陀斯妥也夫斯基说:“我不是害怕受苦,而是害怕白白受苦。”人生无法免于受苦,但可以选择为意义受苦。在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的墙上有一个诗句,它来自一位叫卡斯特罗的诗人:“我们这些受苦最多的人,最终会成为胜利者!”这不只是一个鼓励的话,也是在提醒我们的每一位来访者去反思:一个受苦最多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胜利者?这里有一个奥秘:那最终的胜利者,必须是一个能够发现受苦的意义的人。如果没有发现受苦的意义,却又不得不受苦,便是白白受苦。症状的苦,常常是白白受苦。心理的治疗,就是在受苦中发现意义,让受苦成为选择,而不是无奈。鲁迅看到的便是中国人白白受苦的事实和因循守旧的无奈,他发出质问:“历来如此,便对么?”尼采也曾说过一句话:“当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承受任何一种生活境遇。”直面-存在的治疗,是让人反思和追问自己受苦的事实,并寻找受苦的意义,把白白受苦变成为意义受苦。我们每个人,我们的民族,都需要这样追问:我之受苦,意义何在?
关系与勇气
直面和存在,都强调勇气。鲁迅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讲的是直面的勇气,这让我想到蒂利希所说的“存在的勇气”和罗洛·梅所追求的“创造的勇气”。他说的“猛士”,是指敢于直面生活的人。这里的勇气,是指直面人生的勇气。逃避是容易的,直面很难,所以需要勇气。人的逃避,是出于无意识的恐惧,我们追求直面,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每个人都会遭遇人生惨淡的时刻,有时甚至鲜血淋漓,那些有勇气面对的人,可以称为“真的猛士”,也是直面现实的存在主义者。
人是关系的存在,人在关系里成长。好的关系让人获得成长资源,产生幸福感和价值感;不好的关系损伤了人的自我价值感。我常常会回想起这样一位来访者,她有让所有人都羡慕的条件:好的容貌,高的教育,好的工作,富有的家庭。但她在关系里受了伤害,便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在面谈里,她泪流满面,对我说:“我不过是一只臭虫……。”在直面的考察里,心理症状的根源是受损的关系。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联结,二是拒抗。二者发展得好,才形成健康的关系,才养成健康的人格。鲁迅的两句诗,描写的正是这种健康人格所达致的关系境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前一句诗讲的是拒抗,后一句诗讲的联结。要实现关系,需要有联结与拒抗的能力,要发展出关系的能力,需要有直面的勇气。
人首先是被文化塑造的,然后长成文化的塑造者,也可以说,人首先在文化中得到培育,然后又用文化去培育人。我们生于文化,长于文化,文化构成了我们生活与成长的环境。在这个文化里,那些好的文化支持我们成长,那些不好的文化阻碍我们成长。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辨识,学会了选择。当我们选择好的文化资源,让我们得到更好的成长,我们就在发展一种联结的能力。这时,我们不仅可以自己成长得好,还可以帮助别人成长得好。用鲁迅的诗句来表达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其中有关怀的能力,有服务的意愿。
生命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要成长自己,我们还需要发现一种拒抗的能力。所谓拒抗,就是拒绝和反抗文化环境中那些阻碍和损害生命成长的势力或因素。成长不容易,成为自己更难。我考察心理症状的根源与本质,常常会发现一个人因为拒抗能力太弱,不能做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让自己遭受太多的损伤与消弱,以致不能充分成为自己,持续生活在痛苦、不甘与挣扎之中。他最需要的是直面的勇气。
真诚与觉察
直面强调真诚与觉察。真诚者才会反省,反思省者才有觉察。许多年前,鲁迅有一个反省:中国国民性格“缺少诚与爱”,表现为不能直面,不能反省,也就不能过觉察的生活。心理症状的本质,便是一种不觉察的状态,便是鲁迅所说的“铁屋子”。的确,在症状里我们很少看到真诚与反省,却看到大量的情绪敏感与认知遮蔽。真诚与觉察之重要,因为它们反映的是直面与存在的品质。因此我非常赞赏苏格拉底的话,“没有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柏拉图,1901,第13页)。
真诚与觉察具体表现在一个人的辨识力上。如前所述,世界是成长的环境,其中充满了各样的文化因素,大概可分为促进和支持成长的因素,阻碍和损害成长的因素。问题在于,所有的文化因素并没有分别贴上明确的标签,或者即使贴有标签,也常常名实不符,甚至名实相反。因此,成长的人需要不断发展一种文化的辨识力,才能做好的文化选择。辨识力大多是从经验里长出来的。可惜的是,养育与教育常常会损害孩子的辨别力发展,因为它们把一套道理强加给孩子,会压抑和削弱孩子的分辨能力,把一套知识和标准答案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天性中的辨识力受到阻碍,难以发展和发挥。症状显示,失掉了基本的辨识力,陷入一种不觉察,或者失掉了一种真诚,让自己装糊涂,以此回避在生活中作出选择,避免承担选择的后果或责任。
超越的能力
人需要发展出一种超越的能力。正是因为超越的能力太弱,人才会陷入盲目的症状。在症状里,我们看到人失掉了开阔的视野,陷入认知的狭处,囿于事件,经验、情绪、认知,把一时当成永久,把一事当成一切,把此时此地当成生活全部,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也看不到意义,不相信也不会抓住机遇。
鉴此,直面的治疗意在帮助人拓展视野,让人看到更大的意义、更多的可能,而不陷入琐碎与盲目,这就是一种超越的能力。当人有了超越的能力,他可以看到更远大的目标,产生更强劲的动力,会从人生的各样困境中解放自己,不作生活的被动者。人生是要发展出一种主动的精神,但如果没有超越的能力,可能会滥用自己的资源,在不值得的事情上努力,如同在野草上施肥,是没有收获的,也没有真正发展。超越的能力让我们把精力花在值得的事情上,如同在自己的土地种庄稼,最后迎来人生的丰收。超越的能力也会帮助我们坚持做对的事情,不被他人的怀疑和评价所阻拦,最终有所作为。超越的能力让我们有境界,有格局,成为自由者,在自由中做真正的选择。
穿越与转化
现在我们再讲过程与穿越,从而实现转化。当我们真诚看自己和生活,我们会发现自身的局限和生活的困难。直面是在充分了解人生真相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人生充满选择,人生本是选择,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人生选择可以归结为一点:是直面还是逃避?是选择面对自身的有限和生活的困难,还是选择绕开它们?
讲到直面,我常常会引用一个寓言,它来自中国古代,叫黔驴技穷。这个寓言讲的是一个人把一头驴从北方运到南方,南方的人不知道驴有什么用,就把它放在山里。一只老虎路过,看到这头驴,就很害怕。老虎经历了一个从害怕驴、逃避驴到接近驴、了解驴的过程,最终克服了对驴的恐惧。老虎经历了一个直面的过程,实现了对恐惧的突破。人生也是一个过程,会遭遇各样的恐惧,直面就是经历一次又一次对恐惧的穿越(外在的和内在的),最终实现一种从恐惧-逃避到了解-直面的转化。直面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是在过程里一直勇往直前,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穿越过程,其中有恐惧-逃避-直面-了解-又恐惧-再直面的多次循环往复,直到实现突破与转化。我们的人生,就是在生活的经验中穿越,穿越充分威胁的场景,穿越内心的恐惧。当我们经过了这个直面的过程,我们就实现生活的转化。
选择直面
直面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直面就是我们的态度。可以说,直面是选择的治疗,也是态度的治疗。在我们的考察里,心理症状之发生,不是方式出了问题,更是态度出了问题,这个态度就是,在我们可以选择直面的时候,我们选择了逃避。在症状里,我们看到许多恐惧与逃避,在成长里,我们看到更多勇气与直面。伯恩斯(J. M. Burns)认为,一个自由社会的试金石在于它具备的直面能力,其表现是,在面对重要选择时,它选择直面,而不是选择逃避。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如此,要享受充分的自由,我们需要选择直面。人生是选择,每时每刻,每事每物,我们都要做出选择,我们无法逃避的选择者。
——写于第一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会议(2010 南京)
存在治疗第四阶段:存在治疗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将于5月1日开课!
报名请联系:18914487447
相关阅读:
南京直面心理咨询研究所
咨询预约电话:025-84706081
联系方式:189 1448 7447
直面微信:nanjingzhimian
网址:www.chinancc.net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广志路24号E座837室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