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指南(上)

浏览量:1202

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21-06-25 15:42:43 字号:

微信图片_20210625154807.png

引子

尽管心理咨询在中国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依然有许多人不了解它,甚至对其还有不少的误解。我这里讨论心理咨询“不是什么”,从而引出心理咨询“是什么”,便于人们消除误解,寻找到真正的心理咨询,从中得益……

文/王学富

编辑/嶼



心理咨询不是简单提建议

一般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感到困扰,不知道该怎么办,因而前来寻求心理咨询。但是,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地告诉对方该怎么办。

我在咨询中发现,父母最普遍的问题是:不管孩子遇到什么问题,立刻就提供建议,告诉孩子该怎么办。这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孩子接受了太多的建议,难以有自己的主见,在生活中四处向别人讨主意。父母感到纳闷:我们的孩子怎么就长不大呢?他们不知道,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他们太轻易给孩子提建议,给孩子提太多建议。

心理咨询也不是不提建议,而是少提建议,慎提建议。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条。

1.轻易提建议,会掩盖问题,使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得不到真正的探索,使来访者对问题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虽然建议可能应付一时,但不能使问题得到真正的处理。

2.轻易提建议,往往并不真正见效。如果咨询师没有对当事人及其问题做真正的探索和了解,他提的建议往往并不符合当事人的情况,以至于当事人会说:“我这样做过,但不行。”如果咨询师提了几个建议,都被来访者认为“不行”,这会削弱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会给咨询师造成挫败感。

3.如果咨询师提太多建议,不能帮助来访者建立自信,反而可能养成依赖。成熟的咨询师会跟来访者建立关系,跟他一起探索,并且有意识地让来访者自己去发现真相。这时,来访者不仅从中获得领悟,还增强了自信。初出茅庐的咨询师会急于把“真相”或“真理”告诉对方,会提太多的建议。这样的咨询,只是让当事人被动接受,会渐渐觉得自己不行,也很难主动去做出改变。

 

微信图片_20210625154555.png




心理咨询不是替来访者解决问题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一个最普遍的问题:父母对孩子包办代替。家长把所有的家务都做了,本来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对孩子发展能力有利的事,家长也全部包办代替,只把学习留给孩子,只让孩子做作业。这造成的普遍结果是,孩子成绩好,却没有生活能力,这样的孩子长不大。

最近,一篇报道引起许多中国人的注意: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做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较低。

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不是“替”他解决问题。原因如下。

1.心理咨询是一场合作,不是咨询师单干就可以完成。整个咨询过程中,来访者需要自身做出努力,不能指望咨询师替他解决一切问题。

2.只有来访者自己努力去解决问题,才会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人生是一个过程,问题是在一个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来访者跟咨询师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他成长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问题得到了解决;有时候,问题得以减轻;有时候,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当事人的焦虑程度降低了;有时候,问题似乎还在那里,但当事人长大了,就把问题看小了,就超越了问题。

 



心理咨询不是让来访者依赖咨询师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人出生之后,需要跟父母建立紧密的依恋关系,才能存活和成长。但是,父母教养孩子要有一个明确的意识,就是慢慢让孩子摆脱对自己的依赖,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个体——不仅在身体上独立行走,在心理、情感、智能、道德、社会适应、精神等方面都渐渐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里,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对世界有各样的担心,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也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孩子无法长大,对父母有强烈的依赖,同时因为不甘依赖而对父母有各种反叛的情绪和行为。

一个人前来寻求心理咨询,他的内心可能或多或少有依赖的意识或愿望,但这时咨询师需要去处理当事人身上的这种依赖倾向,全力促成他坚持成长。可惜的是,在心理治疗中,过于依赖方法的治疗,不能真正帮助当事人建立自己,单一诊断与用药的治疗模式,更有可能在来访者身上养成依赖,甚至可能导致当事人终生吃药,也就是终生依赖。


微信图片_20210625154710.png


我们必须明确:心理咨询不是培养来访者的依赖,而是支持他变得更加独立。要达到这个目标,咨询师需要做到以下一些方面。

1.咨询师具有成长的意识,在咨询过程中不断鼓励和协助对方成长,小心处理任何一种可能造成依赖的情况。

2.咨询师对来访者有信心,帮助他发现和使用生活中的资源,从内心培养一种,“我能行”的感觉。

3.咨询师鼓励来访者主动做出尝试,在现实中发展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主的意识。

心理咨询与商业活动不同。商业的目标是试图用商品的质量培养永远的消费者,而心理咨询的目标,却是要用专业的服务把来访者变成不再需要心理咨询的人。对于咨询师来说,他工作的目标不是让求助者永远需要他,而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必要的人,即当事人不再需要他。当来访者觉得心理咨询对他不再必要时,心理咨询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这时,来访者跟咨询师的关系就结束了,他回到生活中去,投身于学习、工作以及各种成长活动中,让自己发展成越来越好的自己。咨询关系结束了,咨询师与当事人各自保留着一种秘而不宣的温暖感觉。咨询师的感受就如同把孩子养育长大的父母,他陪伴当事人度过了一段人生的艰难旅途,看到当事人正在成长和成为人类群体中健康而优秀的分子时,他心里充满了欣慰之感。

 



心理咨询不是咨询师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

经验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经验里长大。经验是成长的资源,缺乏经验却是症状的根源。在许多类型的心理症状背后,我们发现一种普遍的情况:父母过于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经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经验严重缺乏,不能充分确认自己,只能依赖父母的标准而活。当他们长大成人,离开家庭环境,进入更大的生活环境中时,问题就开始出现:遇到新的情况,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内心里感到恐慌,严重者会发展出心理症状,在里面躲避起来。

心理咨询师重视经验,相信每一个人的经验都非常重要。但是,任何人的经验都不是标准,不能代表真理。在从事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可以跟来访者分享自己的经验,通过经验分享,可以跟当事人建立更亲切、更自然的关系,他的经验也可能对当事人具有参考价值。但是,他必须避免把个人经验强加给当事人。心理咨询强调对来访者的尊重,包括对每一位来访者自身经验的独特性的尊重。来访者有权选择用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解决问题,咨询师所能做的是跟他一起分析他的选择,以及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有时候,咨询师会面临一种挑战,来访者会反复问咨询师:“根据你的经验,你会怎么做?”咨询师需要谨慎回应,因为这话里可能反映来访者的一种依赖倾向。他之所以这样问,可能是害怕承担自己做出选择的后果。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意识到这一点,并且鼓励他去做出选择,同时勇于承担选择的后果。

 

微信图片_20210625154757.png




心理咨询不是讲一通道理

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道理”,道理也变得越来越不管用了。许多苦口婆心的父母抱怨孩子怎样把他们的话当做耳边风。他们带孩子前来寻求心理咨询,是因为他们以为我们更能讲道理,岂不知道,我们做心理咨询,是要把许多人从“道理”的束缚中解救出来。我曾经在“道理会伤人”这篇文章里讲到《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并认为他就是天下父母的代表。这个形象让我们意识到,道理太多,对人的伤害力很大。

从事心理咨询,我们需要培养这样一种基本态度:不讲道理,少讲道理,慎讲道理。对此,我想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讲太多道理,往往出自咨询师内心好为人师的冲动,觉察的咨询师会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被这种冲动所牵制。

2.咨询师不一定比来访者懂得更多的道理。特别涉及来访者为之长期挣扎的问题时,我们与其给他讲道理,不如听他讲道理,从而更多地去了解他,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持续的过程、问题导致的结果,以及他处理问题的方式、结果,等等。

3.如果咨询师只是讲道理给对方听,那叫说教;如果咨询师把道理变成提问,让当事人自己讲出来,那是启发。因此,与其讲一大堆道理,不如提一些问题,引导当事人看到问题背后的资源,看到生活中的可能,树立积极的态度,采用主动的行动,去做出改变。

4.心理咨询有一个神奇的奥秘:不是要求对方听下去,而是帮助对方讲出来。一个人内心里积累了许多悲苦的东西,他来寻求一双耳朵,而不是一张嘴巴。当他讲述出来,他受伤的情绪就在经历自然的医治,他对自己、对他人、对事情的理解就在不断更新。因此,好的咨询师多用耳朵,少用嘴巴。心理咨询的真功夫不在于说,而在于听。有一句话是很好的提醒:“听一大堆,说一点点。”在倾听中,咨询师了解了对方的困难,跟对方建立了关系,并且能够做出适当的回应。

【未完待续】

(本文出自王学富书籍《医治的心》)
直面心理治疗系列《医治的心
“王学富的书”淘宝店铺有售



下一篇:好雨知时节 上一篇:态度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