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富】生活三“受”

浏览量:1583

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5:05 字号:

123.png


我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享受的部分,第二是承受的部分,第三是接受的部分。我们观察心理症状,发现心理症状反映三种态度:不去享受,不能承受,不愿接受。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咨询就是帮助当事人看到“生活三受”,做到“生活三受”。

 

享受

 

人陷入心理痛苦,以为痛苦就是一切,整个生活都弥漫着痛苦,就看不到生活中好的部分,可以快乐的部分,有价值的部分。他不能享受生活,并不是生活里没有值得享受的条件。情况往往正好相反,他可能具有比许多人更多的幸福条件,但他们忽略这些条件,不去享受,不去快乐,反而沉溺于痛苦的体验,让自己活得惨兮兮的。他有那么幸福的条件,偏偏不去感到幸福。可能是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他就抓住这件事不放,好像因为这件事,把他所有的幸福条件都剥夺了一样,他从此再也无法快乐起来了。他的态度很像是跟生活赌气,说:“如果你让这件事发生,我就是要这样不快乐。”于是,他就真的不快乐起来,就长久呆在不快乐里,越来越认为自己是最惨的人。他渐渐让自己相信这样一个理由:生活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快乐。普通人看到这些,会觉得不可思议:他并不缺少幸福的条件呀?上帝看到这些,很为他遗憾,他怎么会用痛苦来对待他送来的祝福?

 

辅导者跟随当事人的讲话,跟他一起走进他的生活,好像是做一次随意的漫步,好像是在不经意之间,给他一一指点,让他看到,原来那里存在值得他快乐的东西。这种场景就像上帝带亚当在伊甸园中散步,让他去看各样的飞禽走兽,并让亚当给它们一一取名:一份好的工作,好的妻子或丈夫,孩子,相貌,智力,教育,某些好的品质,某种才能,在生活中某个好的选择,希望,各样的资源……这一切都曾经被某个“不好”遮蔽了。现在,当事人一路过来,开始确认生活中每一个值得享受的内容,开始让它们从忽略里走出来,变得确切而明显,大声对当事人说话,提醒他去享受这一切。

 

辅导就是跟当事人一起去发掘他生活中可以享受的资源:“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很享受?”“你有没有去享受这些?”在我的理解里,所谓抑郁,不是因为生活中没有可以享受的资源,而是可以享受的资源被忽略了,以至于陷入一场自虐式的受苦状态。圣经记载中有一个使徒叫保罗,他一度因为生命中有一个刺(某个问题的象征),要求上帝把这根刺拔掉,但上帝却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我们可以沿着这样几条路线去探索和发掘当事人生活中的“恩典”所在:一,检索现实,让当事人发现可供享受的资源。二,回顾过去,让当事人发现可供享受的资源。三,观看自身,让当事人发现可供享受的资源。四,观望未来,让当事人发现可供享受的资源。

 

享受让我们活得快乐。但我们并不是总要快乐的,或者,生活只是快乐就行了。不是,我们朝前移动,又进入了承受部分,这个部分让我们长大,让我们看到,我们不仅要快乐,还要去做事。做事情的这个部分,让我们成长,从中获得价值,而获得了价值,我们的快乐就有了更深的根基。

 

承受

 

享受不是生活的全部。辅导者与当事人的漫步继续进行,从享受的部分走进承受的领域。接下来,当事人开始观望他的生活,渐渐看到需要他承受的那些内容。如果没有享受,生活不会快乐;如果没有承受,生命不能成长。生活是艰难的,要求每时每刻都快乐生活,那是天堂里的情况。我们生活,必须学习承受。

 

首先要解释,是承受,不是忍受。承受是适当的的责任行为,它让人成长,它带来价值感;忍受是过度的、消极的,导致害怕,导致负面情绪的累积。不要宣讲忍受,而要讲承受。基督是承受十字架,而不是忍受十字架。一味忍受,结果往往不是在内部培养爱,而是滋生委屈和怨恨。承受是承担,是去进行改变。因为承受,我们在成长,我们有了责任意识,我们在做着什么。

 

其次,我们需要辨别,什么是我们当承受的,而什么不是我们当承受的。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我们要承受的,什么是他人要承受的。我们需要了解,承受的内在动因是什么?是被迫?是害怕?是为了控制?还是出于责任和爱?不去承受我们本应该承受的,是逃避责任;去承受我们不应该承担的,自讨苦吃,并不有益于人。许多父母去承受孩子应该承受的,反而阻碍了孩子发展出适当的责任能力。

 

承受生活中的合理受苦。一个孩子要去读书,虽然他在学校里有学习的压力,以及与人交往的困难;一个人要工作,他需要学习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竞争等。处于顺境的时候,我们享受顺利的条件;遭遇逆境的时候,我们去承受它,从而获得成长。我们有这样的总结:处于顺境,你享受;处于逆境,你承受;处于无法改变之境,你接受。

 

承受让我们活得有价值。承受让我们通过合理的受苦价值,因而产生欣慰感,产生“我行”的感觉。我们承受,我们做事,我们获得价值,但我们并不是要建立巴别塔,而是合理的做事。要合理做事,我们又需要向前移动。这时,我们漫步到生活的第三领域:接受的领域。

 

接受

 

在承受的领域,我们有效地管理自己和生活,我们是自己生活的经理。到了接受的领域,我们发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生活,现有的条件包含这两个基本点:我们自身是不完美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接受的方面。

 

心理咨询中最普遍的经验是,当事人抓住一件发生的事情不放,去痛苦,原因是,他无法接受他的生活中会发生这样的事。而这件事,如一场车祸带走了我们的亲人,再如年轻时曾经做出的一个错误选择,不管我们多么不情愿,它们已是无法改变的事情。因为是不可改变的,就是需要接受的。对无法改变的东西,又拒不接受,那就只有为之困扰一途了。许多的困扰来自我们拒不接受的态度。

 

不接受表现为过多要求事情“必须”怎样,“应该”怎样,就“不应该”是现在这样;强求自己“必须”怎样,“应该”怎样,就是“不应该”是本身这样。人生成熟的态度是:尽力而为,接受结果。与此不同的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懒人的态度,他什么也不做,却期待有一个好结果,因为没有,他不接受;还有一种是完美者的态度,他要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以为这样就一定会有好结果,如果没有,他无法接受。

 

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的时候,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情况来进行。我曾经向一位求助者问以下的问题:1)你能接受过去发生的那件事情是不可改变的吗?2)你能接受有时候不管我们怎样努力,结果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吗?3)你能接受你在生活中有时候会快乐,有时候不会那么快乐吗?4)你能接受自己不完美吗?5)你能接受“生活是艰难的”吗?6)你能接受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吗?7)你能接受自己家的条件就是不如别人家吗?8)你能接受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吗?9)你能接受你与别人不同吗?10)你能接受你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吗?

 

接受让我们活得有境界。我们不能改变一切,我们需要学习接受,但这不是不做改变的借口。圣弗兰西斯说过这样的话:“我祈求一颗勇敢的心,去改变可以改变的;我祈求一颗平静的心,去接受不可以改变的;我祈求一颗智慧的心,去分辨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总结

 

症状显示这样一个本质特征:当事人脱离生活的真实领域,对生活采取不享受、不承受、不接受的态度和方式。具体表现是:第一,当事人不能享受生活。这并不是他的生活中没有快乐的条件,而是他看不到这些让自己活得快乐的条件。他坚持认为,因为发生了某一件事,他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全部不好了,他再也不能快乐了。第二,他不愿意承受生活。生活包括必须承受的艰难,他必须去做事,并在一个过程里把事情完成。但当事人会说:“我不能承受,因为我的心情不好。”第三,他不愿意接受生活。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不可改变的事,他拒不接受。他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不接受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关键在于,当事人用不适当的态度和方式回应生活,这时他徘徊于情绪的迷雾中,看不到生活,渐渐远离生活,不顾生活,只顾痛苦,迷雾就越来越浓。人在症状里,即人在迷雾里。

 

“生活三受”的辅导策略,就是针对当事人的态度和方式。



下一篇: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上一篇:【王学富】欠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