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富】生活三“受”

浏览量:1913

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17-12-10 10:06:01 字号:

11111.png


引子:我们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享受部分,第二是承受部分,第三是接受部分。我们考察心理症状,发现症状反映三种人生态度——不去享受,不能承受,不愿意接受。从这个角度看来,直面的辅导就是帮助当事人看到“生活三受”,做到“生活三受”。


享受,从而获得有乐趣


从直面的经验来看,陷入心理症状的人,以为痛苦就是一切,感到整个生活弥漫着痛苦,看不到其中好的部分、可以快乐的部分、有价值的部分,因而不能享受生活。这并不是说他的生活里没有值得享受的条件,情况往往正好相反,跟许多人相比,他有更多的幸福条件,却偏偏不去享受,不去过得快乐一些,反而让自己沉溺于痛苦的体验,活的惨兮兮的,甚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惨的人。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他会抓着不放,好像发生这件事,他的所有幸福条件都被剥夺了一样,从此他就再也无法快乐起来了。这时我们发现,他的态度就像是在跟生活赌气,说:“如果你让这件事发生,我就要这样不快乐。”他还从过去的经历中搜集许多不快乐的事情,让自己越来越自信:“生活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周围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他并不缺少幸福的条件呀!”上帝看到他这个样子也为他感到遗憾:“我赐给他的东西并不比别人少呀!”


直面的探索发现,当事人不能享受生活,背后有很多原因。例如,在成长过程中,他受到太多的强求和责备,导致良心过度敏感,以至于养成一种受虐的倾向,只要享受一下生活,就会感到内疚。再如,他在生活中太多违背自己,渐渐丧失了享受生活的能力;或者,他苛求自己完美,容不得身上有某个特点,因而会长期盯着那个缺点不放,越来越陷入症状的痛苦。


《圣经》里记载,有一个人叫保罗,他一度因为“身上有一根刺”(某个问题问题的象征),反复要求上帝把这根刺拔掉,但上帝却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后来保罗就带着这跟刺实现了自己,成了伟大的使徒。因此,症状是一种遮蔽,使人看不到生活中好的资源,也不会去享受,反而陷入一场自虐式的受苦状态。受到症状的遮蔽,一个人看过去全是不幸,看自己一无是处,看现实都是问题,看未来没有希望。而辅导就是跟当事人一起探索和发掘生活中的“恩典”,问他:“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让你很享受?”以及“你有没有去享受这些?”“是什么让你不能享受这些?”我们沿着这样几条路径开始去进行具体的探索,让当事人从过去的生活中发现快乐的时光,在生命的内部发现丰富的资源,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幸福的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发现各样的可能性。


我们的面谈,就如同一场随意的漫步,跟当事人一起走进他的生活,好像是在不经意间,给他一一指点,让他看到,原来他的生活里有这样和那样值得快乐的东西。这个场景就像上帝带着亚当在伊甸园散步,让他看各样的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并让亚当给所有这些一一取名,以帮助他确认。于是,当事人终于看到,原来她有他的工作、好的妻子(丈夫);他的孩子很能体谅他,成绩不错;他自己在某些方面很能干,他受过好的教育,具备某些好的品质;在生活中做过一些好的选择,在他的人生发展方向,前面有希望;在他的生活中,还有各样的资源……但在过去,所有这一切都被“不好”遮蔽了。现在,当事人在我们的陪伴下一路走来,开始看到它们的存在,开始确认它们的存在,开始让它们从被长期忽略的状态里显现出来,大声对当事人说话,提醒他去享受生活中所预备的这一切的“好”。


享受让我们活出生活的乐趣,享受生活让我们爱自己,爱生活,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有热情。观察一个抑郁者,我们会发现,因为没有享受生活,她不爱自己,不爱生活,他的生命不能在生活中扎根,甚至很容易放弃自己,放弃生活。这提醒我们,当我们充分享受生活时,我们内心就会感到满足,我们的生命就会在生活里扎下深根。当然,我们知道享受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还需要学会判断,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是可以享受的,什么不是;什么是值得享受的,什么不是;什么是适当的享受,什么不是。我们享受生活,但不沉溺与低俗的享乐主义。


承受,从而活的有价值


生活还有另一个领域,就是承受的部分。一般人会以为,遭受心理困扰的人是最能承受的,因为他长期受苦,甚至习惯于受苦。但是,他所受的苦,是症状的苦,而不是生活的苦。一个人接受“生活是艰难的”,并且愿意在其中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他为此而受的苦,就是合理受苦,这苦是有意义的。但是,一个人害怕并且逃避生活的艰难,不愿去承担自己的责任,他最终陷入了症状的苦,这时他受的苦就是无意义的苦。因为,荣格说神经症是合理受苦的替代品。


这里需要解释,我们讲的是承受,而不是忍受。二者有一些区别:承受是自愿的,忍受是被迫的;承受可以是适当的,忍受总是过度的;承受是一种责任行为,忍受则是回避的反应;合理的承受让人产生能力、价值感,过度的忍受则让人滋生委屈、怨恨;通过承受,让一个人获得了爱的能力,而不断地忍受会在他心里积累负面的情绪,以至于他内部的爱源都渐渐耗损掉了。


在直面的经验里,许多人因为过度忍受,反而不能适当承受;或者,因为不适当的承受,反而失掉了爱与责任的自主性。因此,在辅导中,承受过度了,变成了忍受;忍受过度了,就变成了症状。我们还要帮助他做出具体的辨别,在他的生活中,什么是他应该承受的,什么是他不应该承受的;什么是他能够承受的,什么是他承受不了的;什么是他本人要去承受的,什么是别人要去承受的。他要有边界意识。对自己应该去承受的,却不去承受,这是逃避责任;对超越自己承受能力的,却出于面子强撑着去承受,这是自讨苦吃,结果损害了自己;对本来是别人应该承受的,却不适当地替人承受,这是越俎代庖,结果是让自己受了苦,并不使人得益。例如,许多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也要包办代替,反而阻碍了孩子发展出适当的责任能力。


生活是艰难的,当一个人过去逃避生活的困难,他自身就发展出心理的苦难。在许多情况下,当事人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无意识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获得察觉,建立承受的态度,回到生活的困难中去,承担责任,合理做事。


辅导需要很具体地跟当事人一起探索,在他的生活中,哪些是他本来应当承受的部分,这些却被他忽略了,被他回避了,是什么样的因素在阻碍他合理承受生活之苦。我们让一个母亲发现,她照顾她的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成长,从中感受到从爱与责任而来的欣慰;我们支持一个小孩子回到学校读书,去承受功课学习的压力和与人交往的焦虑,并且渐渐看到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成长;我们鼓励在症状里躲了很久的人去寻找一个工作,追求一项事业,并且发现他的价值感和能力感在渐渐回升。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合理受苦”,“合理受苦”让人成长,让人觉得受苦而值得,而快乐,而有意义。


如果没有享受,生活变得乏味;如果没有承受,生命显不出价值。因为享受生活之乐,我们的内心是满足的,因为承受生活之苦,我们的生命是丰富的。因为充分地享受生活,我们的生命得以扎根,因为合理地承受人生,我们的生命变得成熟。


接受,从而活的有境界


最后是生活中接受的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需要具有接受的态度。症状的本质是态度,我们可以说,不是人“病”了,而是他的“态度”病了,不接受的态度,就是一种病的态度。它常常通过这样一些方式表现出来:因为发生了一件事,当事人抓住它不放,拒不接受这样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想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发生,不是由他决定的,也不是可以改变的。同样的情况如,一场车祸带走了我们的亲人,年轻的时候做出一个错误的选择,我们幼小的时候有一个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等,不管它们怎样让人难受,令人遗憾,我们都没有办法回头去纠正他们。因为它们是不可改变的,它们就是需要你来接受的。许多心理困扰,就来自当事人拒不接受的态度。他要求事情“必须”怎样,“应该”怎样,就是“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他强求自己“必须”怎样,“应该”怎样,就是“不应该”是他本身那样。


对待人生,成熟的态度是尽力而为,接受结果。但有一种态度——他什么也不去做,却期待有一个好结果,结果没有出现,他拒不接受。还有一种态度——他要求自己把一切都做得完美,以为这样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竟然也没有出现,他拒不接受。因为不接受,一个人受许多无谓的苦。因为不接受,一个人陷入症状,让自己卷入一场无意义的战斗,甚至“战则不止”,不惜战死在无意义的沙场上。有人不接受自己头脑里会有不好的念头,每天都在跟这些念头进行战斗,以至于他不能享受生活,不能承受做事,活得不自然,活得没意思,活不出自己来。


当辅导进入到接受的领域,我们可以跟当事人探讨许多具体的方面,让他学习和建立接受的态度。我曾在一次面谈中跟一位当事人探索过这样的一些问题:


• 你能接受过去发生的那件事情(具体是什么因人而异)是不可改变的吗?

• 你能接受有时候不管我们怎样努力,结果却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 你能接受在生活中你有时候会快乐,有时候不会那么快乐吗?

• 你能接受自己不完美(如某个具体的缺点)吗?

• 你能接受“生活是艰难的”吗?

• 你能接受有人喜欢你,有人不喜欢你吗?

• 你能接受自己在某个方面就是不如别人吗?

• 你能接受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吗?

• 你能接受自己与别人不同吗?

• 你能接受你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吗?


在享受的领域,我们尽量让自己活得快乐些,过自在的生活,做自然的孩子;在承受的领域,我们尽力而为,活出生命的价值,管好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经理;到了接受的领域,我们发现,我们不是宇宙的总经理,需要学习在现有的条件下做事和生活,而现有的条件包括这两个本质的方面:第一,我们自身是有限的,不可能完美,第二,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不是绝对有保障的,其中有各种不测的因素。


我们必须接受,有时候,不关我们怎样努力,都不会出现期待的结果,因为结果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我们必须接受,有许多事情我们不能做到,也不能改变,因为它们在我们的控制之外。


接受让我们活得有境界,我们需要学习接受,但接受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不是逃避改变的借口。圣弗兰西斯说过这样的话:“我向上帝祈求一颗勇敢的心,让我去改变可以改变的;我想上帝祈求一颗智慧的心,让我去分辨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总结


“生活三受”是直面取向的辅导策略,直接针对当事人的态度。我们推崇这样的态度:处于顺境,你享受;处于逆境,你承受;处于无法改变之境,你接受。这三种态度,使我们的生命在生活的土地上深深扎根,累累结果。享受的态度,让我们的生命长出幸福、快乐、爱、热情;承受的态度,让我们的生命长出意义、价值、欣慰、责任。接受的态度,让我们的生命长出自由、境界、智慧、达观。


摘自《成长的路》


下一篇: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