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17-12-10 10:19:36 字号: 大 中 小
引子:当事人是一个年轻的女性,来接受心理咨询之前,她反复问男朋友:“为什么你刚刚结束一场恋爱,很快又爱上了我?”对这个问题,不管是男朋友怎样回答,都不能让她感到称心满意,她心里就是不踏实。越是不踏实,越要问下去,结果是,她跟男朋友的关系就成了没完没了的提问与永不让她满意的回答。
在面谈中,求助者往往会问你一些问题,要求你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回答。而这些问题,往往反映的是当事人内心的冲突——这冲突让他长期处于与自己的对抗之中。当他在咨询中向你提问时,他就把这种自我对抗的另一面抛给了你。如果你对他的问题直接回答,就等于接招,很可能使对抗在你与他之间发生和持续。结果他跟自己对抗,解决不了冲突,跟你对抗,也解决不了问题。
依我的经验,当事人向你提问,你不必提供答案,却必须做出回应。不对问题直接回答(这不是绝对的),是为了避免陷入冲突,对当事人做出回应是为了跟他建立关系,促进他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理解,让他发现,他向你提出的问题,其实没有答案。当事人之所以长期陷入自我对抗,是因为他一定要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答案,如果找不到这个答案,他心里就觉得不踏实。为了让自己踏实,他四处提问题,四处找答案,但他所找到的,却是更多的对抗,绝对的答案永不出现。要知道,心里困难的形成,往往是从这点“不踏实”开始的,当事人为了得到安慰,走了漫长而曲折的路,反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踏实了。
症状的本质是人与自己的对抗,当事人自己并不真正知道这一点。如果你只是给他提供答案,会使他转身投入跟你的对抗之中,反复向你问同样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只要你做出回答,就会被他拉到对抗之中,在咨询中,咨询师常常遇到这样的诱惑,稍有不慎,就让自己卷入一场对抗性的辩论,这不会有什么结果。其实,这对抗是从当事人的内心冲突中延伸出来的,在他来接受心理咨询之前,已经延伸为他跟生活环境中的人(往往是他的亲人)之间的无数次对抗,但对抗却无效。现在他走进咨询室,开始向你抛出一个或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他在潜意识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最具引发对抗的诱惑性,会让好为人师的咨询师无法抵御。
当事人是一个年轻的女性,来接受心理咨询之前,她反复问男朋友:“为什么你刚刚结束一场恋爱,很快又爱上了我?”对这个问题,不管男朋友怎么回答,都不能让她感到称心如意,他心里就是不踏实。越是不踏实,越要问下去,结果她跟男朋友的关系就成了没完没了的提问与永不令她满意的回答。终于,当事人决定来接受心理咨询,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我,让我如鱼临饵。
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用她的问题引出我们之间的一场探讨:他为什么会如此关心这个问题?在探讨过程中,当事人发现了,原来她不愿意接受男朋友跟她恋爱之前有过女朋友。这对她来说是一个缺憾,而这缺憾让她感到不安全、不踏实。她向男朋友要求一种纯粹的关系,因为只有纯粹才让她感到安全和踏实。再有,男朋友跟她谈恋爱之前有过一段情感经历,或者不止一段,而她自己却没有,相对而言,她是一直清清白白、纯粹地在等待着他。他来了,却带着一些过去的故事,这让她接受不了,仿佛自己吃了亏。于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她不断用问题折磨他。在她折磨男朋友的时候,她让自己也饱受折磨。对发生的这一切,她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潜意识使然。
就这样,我们沿着当事人提出的问题,走进她内心冲突的根源。当事人在成长过程中,她的父母永远都不会一致,永远都在她面前争吵不休,即使双方沉默以对,也是一种暗中的冲突。久而久之,父母的对抗以潜隐的形式沉淀到当事人的内部,盘踞在深处,在那里形成争辩不休的声音。
在我们的辅导中充满了这样的事实:父母双方一个过于严苛,另一个就会过于保护,结果会把这种对抗的形式转移、培植到孩子的内部,形成他们内心的冲突,导致长期的自我对抗。例如,在当事人的观念里,有所的欲求都被标注为“不好”或“不道德”,表现在生活中,当她感到开心的时候,就会担心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于是她常常压抑自己,为了安全起见,让自己不开心。有时候她很想休息一下,但看到别人在做事,良心就会出来谴责她,于是她让自己一直做事。
当她看到男朋友的表现是,该玩就玩,该享受就享受,她的冲突就出现了:为什么他可以这样,我不能这样呢?继而,为什么我这样一个清白、规矩的女子,会爱上这个过去有不少故事的人呢?就这样,她陷入冲突里——她用妈妈的眼睛看男朋友,跟男朋友起了冲突;又用男朋友的眼睛看妈妈,跟妈妈也起了冲突。
如果这里借用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她身上,本我要求自然的享受,超我绝不允许,自我就在二者的对抗里变得焦虑了。超我是父母在她内心里建造的一个裁判所,良心是它的差役。每当她在生活中有片刻的享受,差役(良心)就会喝令她遵守“应该”(超我)的律令,她只能通过永远的劳碌,才能让自己心安,片刻都不能停下来。就这样,她把自己变成了西西弗斯式hunman doing,而不是一个可以合理满足自己需求的hunman being。
在直面疗法看来,健康、和谐的人生有合理“三受”:一是享受,二是承受,三是接受。但当事人不能合理享受,而是压抑自己的正当欲求,让自己生活在不快乐之中;当事人也不能合理承受,而是把不该承担的东西都抗在自己身上,让自己生活在压力之中;当事人不能合理接受,总是强求自己完美,强求事情按自己的意愿发生,包括强求男朋友跟她一样,于是,她就生活在无效的对抗之中。
心理问题的根由是人与自己的对抗,而直面的治疗就是帮助人找到有效的途径去处理内心的对抗,建立新的态度,采用新的方式,不追求一方胜过另一方,而采用一种悖论的方式,消解冲突,取消对抗。
甘与不甘。一般认为,当事人向咨询师提出问题,咨询师给予解答,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直面的解决之道恰恰不在于给予答案,而在于不给答案,更在帮助当事人建立一种不求答案的态度,这种态度建立在对问题、对自我的深度觉察的基础上。这就是直面辅导的悖论——当事人一直寻找答案,却没有找到答案,什么时候她让自己不求答案,答案就自然出来了,这个答案就是,原来就没有答案。当事人的问题根源在于“不甘”,而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甘于不知道”。“甘于不知道”是当事人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一个人从黑白分明的世界里走出来,长大了,具备一定的承受暧昧的能力。
回避与直面。心理困扰往往出自这样一个悖论:当事人在生活中总想找到一种方式,让烦心的事情可以过去,让自己可以“省心”,为了让自己“省心”,她会采用回避的态度和方式。结果回避的态度和方式不能“省心”,反而“耗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心理困扰。直面疗法的悖论在于:回避不能让人过上“省心”的生活,反而要“用心”去直面,从生活艰难中穿越,获得经验,磨练出一种化繁为简的能力。
关联与拒绝。直面疗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讲关联,就是跟有利于成长的资源建立关系;二是讲拒绝,就是跟有损于自我的势力断绝关系。从直面的角度来看,心理问题的另一个根源是当事人出于安全考虑而发展出过度的关联,却缺乏勇气做出适当的拒绝。在当事人身上,因为拒绝能力太弱,自我就长不出来,反而在回避、退缩中受到不断削弱。直面疗法的关键,就是协助当事人发展一定的关联能力,从而获得自我成长的资源;但更关键的是,帮助她发展出适当的拒绝能力,在生活中敢于面对,敢于承担,敢于做自己。
逃跑与停留。面对威胁,人会害怕,因而会逃避,以求安全,这是一种生存机制。但心理问题反映的悖论是:因为过度害怕,人以为世界末日来了,会盲目而疯狂地逃避,表面上看,他逃避的目的是求安全,求生存,但在本质上,他惊慌失措的逃避却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是在奔向自己的末日。直面疗法提醒,人可以奔逃,但在奔逃途中,让自己停留一下,让自己有空隙回头看一眼,看清楚威胁来自何方,往内心里看一眼,弄明白自己到底害怕什么?朝前看一眼,知道自己在逃向何处?在跟这位当事人谈话的过程中,她把这称为一种stay的能力。
不安全感与绝对保障。心理症状的最深处是一种过度的不安全感,它在暗中释放着强有力的影响,驱使当事人在生活中四处寻找绝对的保障,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要求自己与他人必须完美,而当事人不断提问,想寻找的就是绝对安全。直面辅导的目标,恰恰是当事人接受这样一个根本性的悖论——我们的生存基础是两个基本事实:一个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保障,二是人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因此,面对当事人的问题,如果咨询师必须给出一个答案,那答案只能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确定,这是唯一我可以绝对确定的。
摘自《成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