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17-12-12 15:06:59 字号: 大 中 小
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显得有些焦躁。问其原因,原来是他没有把一篇课文背下来。再问的细一些,原来他认为,聪明的孩子只读一遍就会背,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此就不背了。他的这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我不太知道。但我告诉他不是这样的,我说:“读多少遍不要紧,关键是会背。”作为父亲,我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这话算是讲道理。
有一个事实必须说明,在我的辅导经验里,遇到不少出现情绪、心理问题的孩子,他们往往十分聪明。那么,聪明与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吗?那倒不是。关键在于一个人怎么看待他的“聪明”。这涉及到观念问题。在我儿子那个年龄,他还不明白,这是观念(“聪明人必须只读一遍就会背”)给他造成的阻碍。如果一个人把某种不适当的观念发展成一种习惯,进而形成一种生活风格,那他会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从头说起。在父母那里,聪明的孩子是讨人喜欢的,总是得到赞赏,总是被寄予很大的期待。甚至,聪明的孩子犯了错误都会享有特别的豁免权,可以不必遵守某些必要的规则,不知不觉之间,孩子的头脑里会形成一个观念:聪明是最好的,一个人聪明就有了一切,如果不聪明,就没有一切。这就是聪明的观念之误。接着,这观念之误很容易发展成行为之误,说简单一点,就是耍小聪明。如,聪明的孩子会看不起勤奋,他们喜欢别人说他们聪明,但不喜欢说他们勤奋。这背后的错误观点是:勤奋就等于不聪明。因为,在他们的成长经验里,“聪明”给他们带来的感觉真是太棒了,他们如此害怕失掉“聪明”,以至于他们的故事干脆就是为了让人觉得他们聪明,而不能专注于做事本身。这时,他们就会浮于表面,不能通过做事获得真正的成长资源。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担心自己太勤奋,会被人说不够聪明,因此就装出不勤奋的样子,只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悄悄”勤奋。这种行为自然是出于压力,却在压力下发展出不诚实来。
“聪明”被过多强化之后,会形成一种强迫性的观念:只要聪明就行了。甚至,这会在人的头脑里发展出一种症状来,名字就叫强迫观念。我相信,过多对“聪明”的赞扬会不知不觉之间在孩子身上培养出虚荣心,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给他造成某种阻碍。我本人有一个没有经过数据统计的观察发现:许多患有强迫症的人,往往既聪明又漂亮。他们回忆自己的童年,往往有这样共同的陈述:“每个人都说我很聪明。”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并非只要聪明就够了。许多时候,要完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仅需要聪明,还需要许多其他生命的素质,如勤勉、执着、耐心、热情、兴趣等;在这个时候,那些一直依靠聪明的孩子就会受到自身环境的挑战,进而可能陷入焦虑。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得到好的引导和支持,可能选择轻易放弃,并因此而经历一系列的挫伤。
举例来说,在小学时期,甚至到了初中时期,一个聪明的孩子不需要太勤奋,还可以成绩好,过的很轻松。后来他考上了高中,甚至是重点高中,甚而又至,他进入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级。这时他发现,他的周围聚集了一群不但聪明而且勤奋的孩子。他会发现----或许他没有发现,面对着这种情况,单靠聪明是无法取胜的。有些孩子能够做出调整,意识到“只要聪明就行”给他造成了阻碍,因此会尝试发展更全面的生命品质去应对他的环境。有些孩子则放不下“只要聪明就行”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会用它跟环境对抗。甚至,在贻误了自己之后,他还可以从别人的惋惜里得到些许的安慰,仿佛听到别人说:“这孩子,真是太可惜了,他其实很聪明的呀。”
还有一些人,他们为了表现自己聪明,简直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如果他的聪明没有被赏识,他宁愿把这聪明用来破坏什么,破坏自己,破坏他人,目的只要引起他人的关注和赞赏,让人们说他有多聪明。这大概也是许多犯罪类型中的智能型犯罪的一个内在心理动因吧。因为,不管代价怎样,他必须让人知道他是聪明的。这不仅是聪明之误,简直是聪明之害了。
聪明是好的,但仅靠聪明是不够的,甚至,一个人过于依靠聪明是危险的。有些生命的品质比聪明更可贵,比如,一个人为某一件事情去做持续性努力,他有热情、有信念、有确认的价值观,他愿意去做这种努力,不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奖赏,还有一个更自然而深沉的动力在激励着他。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自幼被赞为聪明、能做大师的人、往往造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后果,把自己的生活过得鸡零狗碎;而那些真正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并且对人类福祉有所贡献的人,往往不是单靠聪明成事,他们靠的是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各种生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