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中国面孔

浏览量:3938

来源:chinancc.net 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17-12-15 14:57:20 字号:

22211.jpg
杜爱文教授
美国富勒心理学院
 
王学富是我于2003年遇到的第一位中国心理学家,他致力于探索中国本土心理学。是他向我介绍了中国小说家鲁迅和直面(面对现实的勇气)的概念,从那以后,我开始读王学富和鲁迅写的东西。这些年来,王学富一面沉潜于他的深具中国本土化的“直面方法”,同时与西方存在主义进行对话和交流。

最近,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二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上,我提出,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心理学对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潜在贡献,然而,问题在于,西方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是否只是要把中国的存在主义看作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另一种表达,还是我们真正地想要向鲁迅和王学富学习到一些什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很重要的是,我们不是要把他们纳入到西方存在主义的范式中来。否则,就不会有惊喜出现了。此外,我们是要把西方存在主义输出到中国去吗?那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西方的存在主义是不是有可能会给中国文化带来损害?

我对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生活进行过分类研究,发现王学富体现了文化敏感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身上所具有的四个特点:(1)根基深厚的文化身份;(2)对自己文化采取的先知立场,(3)自由自主地借鉴其他文化,(4)同时挖掘自身文化传统的资源。

1)文化身份。王学富对他的社会环境做出的回应是,认识到他在文化中的深层境遇(situatedness)。

理解中国文化包括考察其致病因素和探索其医治资源。一方面,我见到许多问题背后有破坏性的文化致生因素和维持条件;另一方面,我不断去探索和发现本民族文化系统里丰富的医治资源——它们贮存于我们的哲学里,文学里,医学里,宗教里,民俗里。所有这些资源都可以被调制成让生命健康成长的药方。作为一个在中国的治疗师,我把自己比作一棵树,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从中吸收养分,按时结果实,年复一年……

当我认定自己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时候,我不能将自己和我的文化分开,是我的文化塑造“我之为我(the being that I am)”。……首先,我的文化觉察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有着共同的生物构成条件,但人在与不同的文化因素互动中成为不同的人。(Wang, 2008, p. 4)

2)先知身份。最初是德国的精神分析学家,以及现在的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已经在中国举办培训。维吉尼亚·萨提亚的家庭治疗在中国有了很大的市场。中国自身也在加强心理咨询师培训,提供三个等级咨询师认证。然而,中国本土创导的心理学很少见。王学富申诉道:

我们所做的,常常是跟着西方心理学亦步亦趋,对我们自己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却闭目塞听。在心理治疗领域,就如同在其他领域,如果我们一直忽略自己的文化资源,就应了古语所云:“抛却家中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Wang, 2008, p. 3)

t is this depth that determines the degree to which a therapist can be of help to his or her client. (Wang, 2008, p. 4)

王学富很关注在他自身社会中的逃避与被动性。他说:

成为一个文化敏感的治疗师,我深知我们社会与个人的苦难与创伤(南京大屠杀、文化大革命等)。这些民族的伤害仍然在我们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中,呼唤着医治。要成为一个文化敏感的治疗师,我需要走到深处去理解我的文化,了解这个文化在怎样影响着我和我的同胞。在我看来,我对我的文化理解有多深,我对我自己和我的来访者就会理解有多深。也正是这种对文化理解的深度决定着一个治疗师能够帮助他的来访者的程度。(Wang, 2008, p. 4)

3)对西方开放的态度。王学富对其社会环境的另一个反应是,他对西方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对中国文化持肯定的态度,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在我有限的跨文化的经验中,我理解到不同的文化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智慧。正如中国古语所说,“东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方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因此,在我成为一个治疗师的过程中,我同时向东方和西方的智慧开放自己。但我也意识到,成为一个中国的治疗师(或者一个亚洲的治疗师)和成为一个美国的治疗师是有所不同的。(Wang 2008, p. 3-4)

王学富承认,许多中国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存在”这个西方词汇,但他相信,中国人都懂得“直面”,而直面与存在的意思是相通的。

4)文化回归(Cultural Retrieval)。在中国文化中,从民间传说、民间习俗、萨满术士(shamanic healers),有着丰富的对症状的洞见和疗愈的智慧。从孔子身上,王学富学到教育、培养、塑造、树立榜样、教导、引导、关爱、栽培、教养等重要的方式,可以从中发展一种“教疗”(teaching therapy)。从道家观念中,他认为我们可以学习不断追求觉察,对医治强迫症具有疗效。庄子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逐渐从一个狭小的我(迷失在盲目的欲求和自我冲突之中)进入一个更大的我,融于天地万物之间。

王学富对于当今的临床训练越来越不满意。在他看来,心理学教育本应是关系模式的,而在大学教育里,就他所知,许多教师跟学生有距离,难以亲近,有一些人为的界限。作为对中国传统的回归,王学富正在发展一种终生学习的师徒承传模式来训练治疗师。最近,他采用汉朝仪式,收了5位治疗师作为弟子。举办这种仪式,师徒要穿古代长袍,弟子宣读拜师帖并聆听师父教诲。跟随师父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与师父相处的时间也长短不一,从几个小时的见面到一个月的静修。师父对弟子也是透明的,他向弟子们敞开他的生活、梦、缺点以及治疗过程,这样的关系也可以让弟子自由选择去或留。王学富的这种模式具有独特性,在西方训练模式中是难以复制的。

在我看来,西方心理学家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们的存在主义被认为具有个人主义倾向的,而王学富的存在主义深深根植于文化之中。可能在过去有一些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萨特、加缪)对他们时代的宗教和政治环境提出批评,但这些声音似乎被禁止了。但王学富的情况不是这样。
 
Wang, X. (2008). Becoming a therapist in Chinese culture: A personal perspective. Presented in Seoul, Korea, February 14-18, 2008



下一篇:直面心理学 上一篇:直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