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即穿越

浏览量:2244

来源:chinancc.net 作者:王学富 发布时间:2017-12-15 16:11:34 字号:

12312.png


有人问我:“直面”是什么?

我回答说:“直面”是生命成长的行动。

 

问:“直面”怎样行动呢?

答:“直面”是一场穿越的行动,在生活环境中发生,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发生,在一个一个的过程里发生。在我们的内心里,有一种成长的渴望,它驱使他穿越生活的艰难,克服内心的恐惧,坚持去成长,最终成为自己。

 

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吗?

答:让每个人成为自己——这是生命创造的意图,也是生命成长的目标,可惜不是普遍的、完全的事实。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但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他们不能充分地成为自己,更有许多人成了自己非常不情愿成为的样子。但是,每个人依然在创造与成长的过程之中,在朝着成为自己的目标趋近。

 

问:阻碍一个人成为自己的因素是什么呢?

答:其一,环境因素,如,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压抑、威胁、伤害等;其二,逃避本能,即,一个人感到害怕,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试图逃避。当外在的阻碍因素与内部的逃避本能结合起来,到了过度的地步,就会导致心理症状。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所谓症状,就是一个人陷入一种受到阻碍、不得成长的状态。

 

问:“逃避本能”是什么意思?

答:“逃避本能”是直面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直面心理学认为,在人的内部有一个“恐惧—逃避”的反应机制。首先,这是一种合理的求生意向与行为。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在感知到某种正在逼近的现实威胁时,都会感到害怕,从而选择逃避求生。甚至是植物,都有保护性的结构设置。但是,当人受到过度的刺激,就会产生过度的恐惧,就会激发出过度的逃避。这时,“恐惧—逃避”机制就会导致一种虚幻的、症状性的行为,其内心动机是求生,其行为目标却是赴死。症状往往是一种荒不择路的行为反应,与生命成长,甚至与保存生命的目的都是背道而驰的。

 

问:你说到人内心里还有一种“成长渴望”,这是什么意思?

答:“成长渴望”是直面心理学的另一个基本概念。生命的本质是成长,成长的目标是成为自己。马斯洛或者霍妮(Karen Horney)曾经作过一个比喻:一颗橡树的种籽含有一个渴望,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要长成一棵高大的橡树!同样,每个人在内心里有这样一个渴望:我要成为自己!这是生命内部的基本话语,我把它称为“成长渴望”,它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动力。

 

问:在直面心理学看来,症状的本质是什么?

答:我前面讲到生命内部有两个基本倾向:一是“逃避的本能”,一是“成长的渴望”,它们都有很强的动机的力量。我们可以这样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二者之间不断的争战,我们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就是这争战的结果。生命成长的条件是,我们内心的“成长渴望”战胜了“逃避本能”,在生活中选择直面,从而获得成长。症状发生的根源是,当一个人遇到环境因素的阻碍,如发生的负面事件,来自他人的威胁与伤害等,他顺从于内心的逃避本能,过度使用“恐惧—逃避”的反应机制,一路逃避成长,以至于陷入不得成长的状态,这就是症状。

 

问:在直面心理学看来,治疗的本质是什么?

答:症状的根源是逃避,治疗的本质就是直面。如果我们说,“成长渴望”是内在的动力,而是成长的道路就是直面,而直面的治疗就是帮助人通过直面生命的艰难和内心的恐惧,从而获得成长。直面心理治疗的中心话语就是:人要成长,必须直面。考察各种心理治疗学派,方法各有不同,但本质却是相通:直面。考察生命成长,我们发现,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直面恐惧、获得成长的过程。体味一下幼儿蹒跚学步的意象——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这样的感受和过程——内心有害怕,也有渴望,有逃避的倾向,也有直面的意愿。因为有母亲的爱在后面支持,因为有父亲在前面招手,给我们鼓励,我们终于向前移动了一步,尝试了一次又一次,最终做到了。这个意象,便是人生的缩影。在整个人生历程之中,我们面对环境的各种威胁,内心产生各样的恐惧,我们会逃避,但我们也经历了一次次的直面——在直面的经验里,我们发展出直面的能力;通过多次的直面行动,我们实现了自我的成长,越来越成为自己。

 

问:“直面方法”的操作原理是什么?

答:如同父母引导幼儿学步,直面治疗师用关爱、耐心、扶持、激励来推动和协助当事人完成一个直面与成长的过程。直面方法的操作原理,用一句话来说便是:“来,你可以做到。”我们对人有深切的体谅,我们知道直面不易,知道成长不易;知道人内心里有恐惧,环境中有阻碍;知道人内心里那逃避本能在对他说话,甚至在过去的经验里形成了习惯性的逃避,发展出一种“习得性失助”的生活风格。但我们依然鼓励一个人去不断尝试:“再来一镒,你可以做到。”当人逃避到树林里,我们一遍一遍呼唤他出来直面。直面的医治者会陪伴当事人,帮助他获得觉察,调用生命的资源,建立直面的态度,采用直面的方式,突破各种遮蔽的因素,穿越生活中的艰难和内心的恐惧,获得真正的成长。

 

问: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直面,不能逃避吗?

答:人生有直面,也有逃避。直面里留有逃避的空间,逃避里蕴含直面的力量。这便是阴与阳的道理吧。学会判断与选择,在什么时候直面,什么时候躲避,什么情况下直面,什么情况下逃避,这些都是直面的智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遇到一只老虎,而你又不是武松,赶快逃避,不要直面。如果发生地震,你只有20秒的逃生时间,赶快逃避,不要直面。这些都是合理的逃避。但直面心理学的“直面”,是针对虚幻、过度的恐惧与逃避而言。直面心理学的“直面”,是量力而行,不是自我强迫;是循序渐进,不是鲁莽行事。有时候,因为势单力薄,我们不能做到直面,甚至不得已选择逃避,我们可以待时而动。有时候,因为心里太害怕,我们也不能做到直面,我们可以停留一下,不要强迫自己直面恐怖的对象。但不管怎样,非常关键的是,我们需要从内心建立一种直面的态度。

 

问:直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成功吗?

答:看我们怎样理解成功。如果成功的意思是指拥有更多的物质,获得更高的权力,赢得更大的名声,那直面不见得就会导致这样的成功。有时候,直面不但不能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多得益,反而可能让我们牺牲许多现实的利益。有时候,逃避会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功。直面让人成长,但不一定让人成功;逃避让人成功,但不一定让人成长。精神分析有一个词汇,叫“因病获益”,似乎获益了,却为这个“益”付出了代价——“病”,亦即,生命成长停滞了。直面也需要付出代价,但这代价却是值得的,因为那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直面心理学关注的是“存在”,而不只是“生存”。“生存”是活着,“存在”是活出生命的品质。我们也可以说,“生存”是“存在”的基础;但是,当我们过于关注“生存”,很可能损害“存在”的品质。我曾跟一群大学生谈话,有人对我说,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只能适应,并且,他们用生物学的知识证明,说不能适应的物种在过去的年代里就已经灭绝了。但在直面心理学看来,适应会带来生存,但存在则需要创造。直面讲适应,更讲创造。

 

问:直面会让我们过上快乐的生活吗?

答:不管是直面还是逃避,其中都有快乐和痛苦,但其性质和价值并不相同。逃避让人在本能的层面上享受快乐,却因为不能获得成长、不能成为自己而感到痛苦;直面让人去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内心里的恐惧,这似乎是痛苦的,却给人带来成长和成为自己的快乐。说起来可能会显得过于简化:逃避是甜而苦,直面是苦而甜。从更深的意义上来说,直面追求的不是快乐的生活(但不排斥快乐),而是觉察的生活,而是创造性的生活。正如存在主义心理学所说的那样:不觉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了觉察,才会创造,创造里有痛苦,也有快乐。

 

问:请你用一个案例来具体说明直面的过程,好吗?

答:好。这样的案例很多,情况各有不同。我讲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寓言,叫黔驴技穷,这是一个直面恐惧、战胜恐惧的原型故事,它反映的就是一个直面的过程。

故事发生在中国南方的黔地。黔地本来没有驴,有一个人从北方运来一头驴。当地的人不知道这个动物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里去了。就这样,驴每天无忧无虑地在山坡上吃草。

一天,有一只老虎从这里路过,看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以为遇到了传说中食虎的神兽,惊恐万状地逃奔而去。

老虎逃进树林,见驴并没有追来,心里才稍稍平静下来。但老虎还是不放心,便小心翼翼走到树林边缘,偷偷打量在草坡上低头吃草的驴,却不敢靠近。

后来,老虎壮着胆子走到驴吃草的山坡上,在驴的周围睃巡。突然,驴鸣叫起来,雷鸣般的声音让整个山谷都震颤起来。老虎以为驴这下子要来吃它,惊恐之下,赶忙逃窜,遁入林间,心里惶惶然。但驴并没有追赶而来。

又过了一阵,老虎鼓足勇气走出树林,在山坡上转来转去,而驴一仍吃草,对老虎的存在毫不理会。老虎在那里打量来打量去,始终看不出驴显出什么特别的本领。但时而驴发出鸣叫,依然让它心慌,几乎忍不住要撒腿逃掉。

老虎在驴吃草的山坡上走来走去,时间久了,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但还是缺少足够的勇气上前跟驴搏斗。

然而,老虎越来越敢于靠近驴,再靠近一点,并且终于大着胆子接触驴的身体,又故意挤一挤,撞一撞,不断地试探驴,看它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老虎一再冒犯,终于把埋头吃草的驴惹火了——只见它抬起后腿,弹了这个讨厌的家伙一蹄子。见此,老虎大喜过望:“原来你的本领不过如此呀!”随即跳上驴背,把这个一直让它恐惧不已的家伙变成了一顿美餐。

 

问:为什么你说“黔驴技穷”里有直面的意味呢?

答:这个寓言含有丰富的治疗意义,可以启发我们去理解人类的惧怕心理,以及学习怎样面对恐惧、克服恐惧。心理症状的背后往往是恐惧,直面的治疗就是帮助当事人觉察恐惧,了解恐惧,经历恐惧,克服恐惧。下面是我给求助者布置的一篇作业,目的便在于此:

一、恐惧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恐怖的对象——可以一件事情,一个人,一种环境,一项任务,那情景正如同老虎在山坡上跟驴不期而遇。你生活中的“驴”是什么?

二、当你遭遇陌生的人、事、环境,你会感到害怕,这时,你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过程:把陌生的对象“巨大化”,即把对方想象得异常巨大而可怖;把自己“矮小化”,即看自己十分渺小和无能为力;把事情的结果“灾难化”,即如老虎想象驴会来吃掉自己。现在请你检验一下,当你面对生活中的“驴”的时候,你有没有像老虎那样把“驴”看得过分高大?而自己看得过于弱小?把结果看得过于可怕?

三、因为害怕,我们会选择逃避,就像老虎遇到驴时忍不住逃避一样。但直面的意思是,即使在逃避之中,我们也可以提醒自己:不要一逃了之,不要躲起来不再露面,那样我们就会更加害怕。想象一下,如果老虎逃开之后,从此躲藏在树林里不再出来,从此逃离这个地方不再回来,驴会成为它内心里永远无法克服的恐惧对象。这给我们几点启发:1)我们可以害怕,可以逃避,但也可以停一下,提醒自己回头看一看:我们在逃避什么?2)我们可以像老虎一样躲进“树林”,但也可以鼓励自己走出树林,尝试去接近害怕的对象;3)我们不要让自己一下子跳到惧怕的对象面前,但可以一步一步接近它,一次一次接近它,从各个角度观察它,一点一点来熟悉它,直到克服对它的恐惧,最终战胜它。现在看看,你在害怕什么?你在逃避什么?如果你正躲藏在“树林”里,要不要走出来朝四周观望一下?看一眼那个让你害怕的对象?并且尝试接近它?

四、再强调一遍:你可以尝试去面对自己害怕的对象,但不必强迫自己一下子做到,尝试一下,再尝试一下,一点一点进行。老虎害怕驴,但允许自己逃避,逃避了几次,又重新回来,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暴露在驴的面前,也让自己暴露在内心的恐惧面前。这就是直面。正是在这个过程里,老虎对驴的恐惧在慢慢消减。

五、直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耐心、信心、意志,以及心灵的力量。保罗·霍克(Paul Hauck)建议:“当你试图克服恐惧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冲过去直面一切,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做法,这种做法的破坏性很大,效果会与你所预想的完全相反:使你原来的恐惧增大十倍。最好的办法是与恐惧的对象保持一点距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接近它、直面它。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你会对某种你害怕的处境变得越来越适应。”这种方式,正是老虎的方式!这种态度,正是老虎的态度!

六、相信这一点:你正在遭遇的恐惧对象往往并不像你想象得那样可怕,每个人都可以像老虎一样去接近它,与它相处,熟悉它,最后战胜它。当你在经历这个过程时,你就在直面,你就在成长。现在,请你把“黔驴技穷”套入你的生活场景,让自己以老虎的方式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直面过程。这时你才会明白,直面即穿越,穿越即成长。

 


下一篇:直面心理学 上一篇:直面之道